过度包装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其定义和界定标准在不同时间和地区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北京市的统计数据

北京市每年产生的近300万吨垃圾中,各种商品的包装物约有83万吨,其中60万吨为过度包装物。

全国范围内的统计数据

全国每年的城市固体废物中,包装物占到了30%。

每生产1000万个纸盒月饼,包装耗材就需砍伐上百万棵直径10厘米以上的树木。

过度包装的定量界定

一些专家认为,包装物的价值超过被包装产品价值的1至2倍,就称为过度包装。

中消协指出,包装体积明显超过商品本身的10%、包装费用明显超出商品价格的30%,可判定为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商业欺诈”。

新国标《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规定,食品和化妆品销售包装层数不得多于3层,包装空隙率不得大于60%。

新国标的实施

新国标于2023年9月1日正式实施,进一步限制了包装层数和空隙率,并规定了包装成本不得超过商品售价的20%。

社会舆论和立法

社会舆论对中秋月饼等商品的过度包装有强烈的批评声音。

国家已立法限制过度包装,通过标准和法规来减少过度包装现象。

综上所述, 过度包装在商品包装中广泛存在,并且已经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通过立法和制定新的标准,正在努力减少过度包装,保护环境资源。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