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异味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电子鼻检测
电子鼻是一种模仿生物鼻的气体检测仪,结合了仪器分析法和感官评价法。
它具有操作简单、快速、样品适用范围广等优点,但传感器阵列的专属性和稳定性较差,易受环境因素影响,且传感器易于过载或中毒。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S-GC-MS)
顶空技术用于复杂异味污染物的定性定量分析,能有效分离混合物并测定各组分的化学浓度。
结合质谱技术,可提高异味化合物的检出限及灵敏度。具体步骤包括:
称取剪碎并混匀的纺织品试样置于顶空瓶中。
采用固相微萃取进样,气相色谱-质谱仪进行分析。
根据13种异味化合物的保留时间以及对应的峰面积,进行定性和定量计算。
嗅觉法
由经过训练和考核的专业人员通过嗅闻样品所带有的气味来判断是否存在异味。
检测人员需注意个人卫生和样品环境,避免受到其他气味的干扰。
检测方法包括:
样品开封后,立即进行检测。
检测应在洁净无异常气味的环境中进行,操作者洗净双手后戴手套,拿起试样靠近鼻腔嗅闻。
若检测出霉味、高沸程石油味(如汽油、煤油味)、鱼腥味、芳香烃气味中的一种或几种,则判定为“有异味”,并记录异味类别。否则判定为“无异味”。
检知管法
使用特定检知管,内部填充对目标异味气体敏感的化学物质。
将样品置于含有目标异味气体的密闭容器中,通过检知管监测异味气体浓度的变化。
根据检知管显示的读数,计算出纺织品对目标异味气体的消臭效率。
建议
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检测方法,如需要高精度和高灵敏度的分析,可优先考虑HS-GC-MS;若注重操作简便和快速性,嗅觉法或检知管法更为适用。
控制检测环境:确保检测环境干净、无异味干扰,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专业培训:检测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可以根据具体场景和需求选择最合适的方法进行纺织品异味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