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布料上浆怎么去除掉

纺织布料上浆的清除方法有多种,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

碱退浆

使用烧碱(NaOH)溶液,浓度为4-10g/L,与热水煮,使浆料溶胀而易于清洗。

将织物浸轧在3-5克/升的过氧化氢碱性溶液中,再经汽蒸2-3分钟,促使淀粉、聚乙烯醇降解。

使用亚溴酸钠溶液,pH值为9.5-10.5,有效溴浓度为0.5-1.5克/升,在常温下堆置20分钟左右。

酶退浆

使用淀粉酶,如胰淀粉酶和细菌淀粉酶,催化淀粉大分子链发生水解,生成低分子化合物,再经水洗除去。

酶退浆适宜的温度为40-50度,pH值在6.5-7,可以加入食盐提高胰酶活性。

酸退浆

使用酸(如硫酸)使淀粉等浆料发生水解,转变为可溶性产物,从而易从织物上脱落。

氧化剂退浆

使用氧化剂如过硫酸铵盐或钾盐,使浆料氧化降解,降低粘度和粘附性。

热水浸泡与漂洗

先用温水浸泡织物,多漂洗几次,漂洗时水温越高效果越好。

堆置法

织物浸轧热水后,在退浆池内保温堆置十多小时,使浆料溶胀而易于用水洗去。

建议

选择合适的退浆方法:根据浆料的种类和织物的材质选择合适的退浆方法。例如,对于用水溶性的海藻酸钠、纤维素衍生物等为浆料的织物,可以采用热水堆置法;对于用淀粉上浆的织物,可以采用酶退浆或碱退浆。

控制条件:在退浆过程中,控制温度、pH值和时间等条件,以达到最佳的退浆效果。例如,酶退浆适宜的温度为40-50度,pH值在6.5-7。

充分水洗:退浆后的织物必须进行充分的水洗,以去除残留的浆料和杂质,防止对后续工序造成影响。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清除纺织布料上的浆料,为后续的织造、染整等工序提供良好的基础。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