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色牢度的测试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视觉评估法
通过肉眼直接观察纺织品在特定条件下的颜色变化,评估其色牢度。将待测纺织品与标准样品进行对比,观察两者颜色差异,判断色牢度。根据颜色变化程度,对纺织品色牢度进行评级,如1级到5级。
分光光度计法
利用分光光度计测量纺织品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或反射度,计算颜色差异,评估色牢度。
色差计法
利用色差计测量待测纺织品与标准样品之间的颜色差异,得到色差值,判断色牢度。
洗涤牢度仪法
模拟纺织品在实际洗涤过程中的颜色变化,通过测量洗涤前后颜色差异,评估色牢度。
仪器测定法
包括化学分析法、萃取法、氧化还原法、色谱法等,通过这些方法将纺织品中的染料萃取出来,通过测量萃取液的吸光度或浓度变化,或者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使染料发生颜色变化,通过观察颜色变化程度评估色牢度。
耐洗色牢度测试
将试样与标准贴衬织物缝合在一起,经洗涤、清洗和干燥,在合适的温度、碱度、漂白和摩擦条件下进行洗涤,用灰卡进行评级,得出测试结果。
耐光色牢度测试
将试样与蓝色羊毛标准布一起放在规定条件下进行日光曝晒,将试样与蓝色羊毛布进行对比,评定日晒色牢度。
耐摩擦色牢度测试
将试样分别与干摩擦布和湿摩擦布摩擦,判定摩擦布沾色程度,用灰卡进行评级。
耐汗渍色牢度测试
将试样与标准贴衬织物缝合在一起,放在汗渍液中处理后,夹在耐汗渍色牢度仪上,放于烘箱中恒温,然后干燥,用灰卡进行评级。
耐气候色牢度测试
模拟纺织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暴露在自然环境下的条件,如阳光、雨水、温度等,评估色牢度。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实际应用中根据产品的最终用途、产品标准和客户需求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色牢度是纺织品的重要质量指标之一,直接影响产品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