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厂原料的配比例需要根据具体的产品要求和生产条件来确定。以下是一些基本的配比例确定方法:

确定纤维种类和重量

首先,明确纺织品中所需的各种纤维的重量。例如,如果纺织品中棉纤维重量为200克,总重量为500克,则棉纤维的比例为200/500=0.4,即40%。

考虑纱线的条干水平和强力水平

评估纱线的条干水平时,关注纤维的长度和细度,同时考虑纤维的均匀度、成熟度、含水率和杂质含量等因素。例如,对于OE10S纱线,可以选择35%的三级棉和65%的下脚料。

计算原料成本

通过各种原料的混比例重计算成纱的原料成本,这是评估配棉方案经济性的重要依据。

考虑库存情况

明确原料的库存状况,确保原料的充足性,以直接影响方案的可行性。

选择化纤品种和混纺比

根据产品要求选择合适的化纤品种,如纯涤纱、纯腈纱、纯粘纱等,并确定混纺比。例如,涤棉纱的混纺比可以是50/50、60/40等。

考虑纤维的性质

在确定混纺比后,还需考虑纤维的长度、线密度、强度、伸长度等性质指标,以确保产品的实际性能。

计算公定回潮率

对于混纺纱的公定回潮率,可按混纺比加权平均计算。例如,棉涤混纺中,涤占60%,棉占40%。

根据织物的特性和要求分配经纱比例

织布厂在分配经纱比例时需要综合考虑织物的用途和性能要求,如密度、强度和纹理等。

实际配比如例

OE10S(条干和三节在乌斯特水平约25%,强力为610N):可以选择35%的三级棉和65%的下脚料。

OE16S(条干和三节乌斯特水平约25%,强力为380N):可以采用50%的三级棉和50%的下脚料。

环锭纺C21(条干和三节乌斯特水平约25%,强力为436N):建议使用100%的三级棉。

环锭纺C21(条干和三节乌斯特水平约75%,强力为293N):则可以选择100%的四级棉。

这些配比示例仅供参考,实际生产中需要根据具体产品的要求和生产条件进行调整和优化。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