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抗菌性怎么测定的

纺织品的抗菌性能测试方法主要分为定性检测和定量检测两种。以下是具体的测试方法:

定性检测方法

晕圈法:将抗菌样品紧贴在接种一定量特定微生物的琼脂平板表面,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培养后,观察样品周围有无抑菌区以及样品与琼脂的接触面有无微生物生长,以此来判断样品是否具有抗菌性能。

平行划线法:用接种环挑取一定浓度的菌液在琼脂平板培养基上划线,再将样品贴于琼脂表面,培养一定时间后,观察细菌在样品底部及周围的生长情况。

奎因试验法(QUINNTEST):将试验菌液接种于织物上,再覆盖以半固体琼脂培养基,在一定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织物上的菌落数,计算出抑菌率。

定量检测方法

吸收法:分别用移液器取试验菌液0.2mL分散接种在每个小瓶内的试样上,在已接种试验菌液的3个对照样烧瓶中,分别加入SCDLP培养基20mL,用手摇晃30s,将细菌洗下。将接种试验菌液的其余6个小瓶(3个对照3个试样)在(37±2)℃下培养18~24h。到规定时间后将其洗脱,用液枪取1mL的洗脱液,注入装有9mL稀释液的试管内充分振荡,作10倍系列稀释。

振荡法:准备6个250mL三角烧瓶,在其中3个烧瓶中各加入对照样(0.75±0.05)g,3个烧瓶中各加入抗菌织物试样(0.75±0.05)g,用液枪往3个对照样烧瓶和3个抗菌样烧瓶中各加入5mL接种菌液,手持振荡1min。到规定时间后,从每个烧瓶中吸取(1±0.1)mL试液,移入装有(9±0.1)mL 0.03mol/L PBS缓冲液的试管中,充分混匀。用10倍系列稀释法稀释,移入灭菌的营养平皿培养计数。

浸渍法:将已知细菌滴入样品,让细菌与样品接触培养一定时间后,比较样品与同时所设的“0”时间对照组或培养后的对照组在菌数上的差异,用一定的方式计算结果。

其他检测方法

紫外线消毒法:通过紫外线照射来杀灭纺织品表面的微生物。

微波消毒法:利用微波产生的热能来杀灭纺织品表面的微生物。

化学法:使用化学消毒剂如季铵盐、酒精等来评价纺织品的抗菌性能。

生物法:利用细菌或真菌等微生物来评价纺织品的抗菌性能,如抑菌环试验法和振荡培养法。

在进行纺织品抗菌性能测试时,需要根据具体的产品类型和测试需求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同时,测试结果的评价也需要参照相关的标准,如GB/T 20944、FZ/T 73023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