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冶金和陶瓷手工业在古代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纺织业
上古至汉代:学会养蚕缫丝,丝织工艺不断进步,品种丰富,花色图案精美。汉代丝绸远销欧洲,中国因此获得“丝国”称号。
宋元至明清:棉织技术得到推广,元代的黄道婆发明脚踏三锭纺车,明代江苏松江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后期棉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苏州和杭州出现早期的自由劳动力市场。
冶金业
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技术达到高峰,司母戊大方鼎是中国古代最大的青铜器。商周青铜器大多作为礼制的象征,代表着权力和秩序。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人工冶炼铁器,战国时期出现“淬火”技术。
汉代:冶铁技术取得显著进步,汉武帝时期推行铁业官营制度,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供风形式从自然通风到水力鼓风(如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的水排)。
陶瓷业
原始陶瓷:商中期至东汉晚期,陶瓷技术从陶发展到瓷的过渡阶段。
唐代:陶瓷业成就突出,美术陶制品“唐三彩”风行一时。
这些手工业的成就不仅展示了古代中国的技术实力,也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对外贸易的拓展。尽管古代商业发展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阻碍,但纺织、冶金和陶瓷手工业的繁荣仍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