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纱线的分类方法如下:
按纤维组成分类
纯纺纱:由一种纤维材料纺成的纱,如棉纱、毛纱、麻纱和绢纺纱等。
混纺纱: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所纺成的纱,如涤纶与棉的混纺纱,羊毛与粘胶的混纺纱等。
伴纺纱:由可溶性纤维(短纤维或长丝)与短纤维伴纺纺成的纱线。
按纱线粗细分类
粗特纱:32特及其以上(英制18英支及以下)的纱线,适于粗厚织物,如粗花呢、粗平布等。
中特纱:21~32特(英制19~28英支)的纱线,适于中厚织物,如中平布、华达呢、卡其等。
细特纱:11~20特(英制29~54英支)的纱线,适于细薄织物,如细布、府绸等。
特细特纱:10特及其以下(英制58英支及以上)的纱线,适于高档精细面料,如高支衬衫、精纺贴身羊毛衫等。
按纺纱系统分类
精纺纱:通过精梳工序纺成的纱,包括精梳棉纱和精梳毛纱,纤维平行伸直度高,条干均匀、光滑,但成本较高,纱支较高。
粗梳纱:通过一般的纺纱工艺纺成的纱,也叫普梳纱,棉纺和毛纺稍有区别。
按纺纱方法分类
环锭纱:在环锭细纱机上,用传统的纺纱方法加捻而成。
自由端纺纱:包括气流纺、静电纺、涡流纺等,因加捻时纤维向内转移少,结构较松散,纤维伸直度差,成纱强力低,但染色性和耐磨性能好。
自捻纺纱:利用搓拈辊对须条产生周期性正反向假拈度,成纱上出现周期性无拈点,因而强力较低,一般合股成股线后再织造。
按纱线的用途分类
加工用纱:
织物主体用纱:包括经纱和纬纱,经纱要求强度较高、捻度较大;纬纱强度要求较低,较柔软;针织用纱粗细均匀,结头和粗、细节少;编织用纱强度高、光洁、弹性好。
织物辅用纱线:如起绒用纱、缝编用纱、垫纱或填纱等。
成品用纱:如轮胎帘子线、缝纫线等。
其他分类
捻向:分别称作S捻纱和Z捻纱。
其他习惯叫法:如回丝、废丝、废纱、接头纱等;管纱、筒子纱、绞纱等。
这些分类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用途,选择合适的纱线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