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面料的成分分析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
感官鉴别法
眼看:观察面料的光泽、染色情况、表面粗糙度、纹理和纤维的外观特征。
手摸:感觉面料的软硬、光滑度、粗糙度、细洁度、弹性和冷暖等。
耳听和 鼻嗅:通过听觉和嗅觉判断某些面料的原料特性,例如蚕丝的丝鸣声、不同纤维面料的撕裂声、腈纶和羊毛纤维面料的气味差异等。
燃烧鉴别法
棉纤维:燃烧速度快,火焰呈黄色,冒蓝烟,有纸气味,灰烬呈灰色细软粉末。
麻纤维:燃烧速度快,软化不熔,火焰呈黄色或蓝色,有烧草气味,灰烬少,呈浅灰色或白色草灰末状。
羊毛:接触火焰不马上燃烧,先卷缩后冒烟,燃烧速度较慢,火焰呈橘黄色,有烧头发臭味,灰烬为黑色球状颗粒。
真丝:遇火缩成团状,燃烧速度慢,有烧焦味,灰烬为黑褐色小球状,手捻即碎。
锦纶:燃烧时迅速卷缩熔成白色胶状,无火焰,有芹菜味,灰烬为浅褐色熔融物。
涤纶:易点燃,火焰呈黄色,冒黑烟,有芳香气味,灰烬为黑褐色硬块。
腈纶:近火软化熔缩,冒黑烟,火焰呈白色,有烧肉的辛酸气味,灰烬为不规则黑色硬块。
丙纶:易燃,火焰上端黄色下端蓝色,有石油味,灰烬为硬圆浅黄褐色颗粒。
维纶:不易点燃,近焰熔融收缩,火焰小,有浓黑烟,苦香气味,灰烬为黑色小珠状。
氯纶:难燃烧,离火即熄,火焰黄色,下端绿色白烟,有刺激性气味,灰烬为黑褐色不规则硬块。
氨纶:燃烧时火焰呈蓝色,离开火继续熔燃,有刺激性臭味,灰烬为软蓬松黑灰。
氟纶:难引燃,不燃烧,边缘火焰呈蓝绿碳化,熔化物为硬圆黑珠。
粘胶纤维:燃烧速度快,火焰黄色,有烧纸气味,灰烬少,呈光滑扭曲带状浅灰或灰白色细粉末。
铜铵纤维:燃烧速度快,火焰黄色,有酯酸味,灰烬极少,呈灰黑色灰。
显微镜观察法
通过显微镜观察纤维的纵面和截面形态特征,识别纤维种类,并根据不同纤维用不同的溶剂进行定性分析,算出具体成分含量。
化学分析仪器
使用化学分析仪器进行面料成分分析,以获取更加精确的成分信息。这种方法通常需要专业设备和操作经验。
其他方法
密度梯度法、 溶解法、 试剂着色法和 熔点法等也可以用于面料成分的分析。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需要结合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以确保准确判断面料的成分。对于普通消费者,燃烧鉴别法和感官鉴别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对于专业人士,显微镜观察法和化学分析仪器则更为精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