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根据安全性能要求被分为A、B、C三类,每类纺织品都有其特定的使用对象、安全标准及检测要求。以下是ABC三类纺织品的主要区别:
使用对象
A类:专门用于三岁以下的婴幼儿,包括尿布、内衣、睡衣、围嘴、手套、袜子、外衣、帽子、床上用品等。
B类:用于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如内衣、衬衣、裙子、裤子、袜子、床单、被套、毛巾、泳衣、帽子等。
C类: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如大衣、窗帘、床罩、墙布等。
安全标准
A类:甲醛含量不得超过20mg/kg,pH值应在4.0至7.5之间,色牢度(包括耐水、耐酸汗渍、耐碱汗渍、耐干摩擦、耐唾液色牢度)均不得低于3-4级,不得有异味,严禁使用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
B类:甲醛含量不得超过75mg/kg,pH值同样在4.0至7.5之间,色牢度要求与A类相似,但略低,同样不得有异味和禁用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
C类:甲醛含量不得超过300mg/kg,色牢度要求相对较低,pH值在4.0至9.0之间,同样不得有异味和禁用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
使用建议
A类:由于安全标准最为严格,适合用于婴幼儿的衣物和用品,以确保其娇嫩皮肤的安全和健康。
B类:适合日常穿着,尤其是那些会直接接触皮肤的衣服,如内衣、内裤等。
C类:适合那些不直接接触皮肤的衣服,如外衣、窗帘等,安全级别较低,但仍需符合基本的环保和安全要求。
通过以上信息,消费者可以根据纺织品的分类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产品,确保穿着和使用安全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