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气象相关的工程包括以下几类:
气象预报预警工程
建设覆盖全国内陆和邻近海域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提升气象预报预警时效和精细化水平。
国家气象科技创新工程
建设高分辨率资料同化与数值天气模式。
气象信息化系统工程
建设面向民生的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和公共气象服务平台。
海洋气象能力建设工程
建设海洋气象观测网,发展全球海洋气象预报模式,形成全球监测、全球预报、全球服务能力。
卫星雷达等气象探测基础工程
建成自动化、网络化、标准化、天地空一体化的现代综合气象观测系统。
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工程
重点开展飞机作业能力建设,充分发挥人工影响天气在促进农业增产增收、改善生态环境等领域的作用。
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工程
增强预警信息发布能力,提高全社会预防及应对重大气象灾害及其衍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乃至社会安全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气候变化应对工程
加强气候变化综合影响评估与应对业务服务能力建设。
空中云水资源化工程
建设全国人工影响天气系统工程,实施规模化人工增雨作业。
新一代天气雷达工程
完成158套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系统建设。
气象卫星工程
加快发展具有我国知识产权的气象卫星体系,实现“双星运行”目标。
自然灾害综合监测网建设
建设全国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平台。
新一代天气雷达双偏振升级改造工程
对西峰CINRAD/CD新一代天气雷达进行双偏振升级改造。
人工影响天气能力提升工程
提升庆阳市人工影响天气的能力。
气象台站基础能力提升工程
提升气象台站的基础监测和服务能力。
这些工程涵盖了气象预报、科技创新、信息化建设、海洋气象、探测技术、人工影响天气、灾害应急、气候变化应对、云水资源化、雷达系统升级等多个方面,旨在全面提升国家气象服务能力,保障重大工程和活动的顺利进行,并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