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挂靠是一种违法行为,但有时为了经济利益,一些企业或个人仍会选择这种方式。以下是一些注意事项,以降低风险:
合同法律关系:
签订工程挂靠协议时,必须明确挂靠人(实际施工人)与被挂靠人(承包人)之间的法律关系,以及发包人与承包人、实际施工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资质和证书:
挂靠人必须确保被挂靠人拥有合法的资质证书,并且挂靠协议中应明确证书的使用范围和用途。挂证人通常只提供证书,而不提供印章,以降低风险。
费用和支付方式:
挂靠费用应明确约定,包括支付方式(如一次性支付、分期支付等)和支付时间。同时,应明确其他相关费用,如差旅费、住宿费等由谁承担。
质量责任:
挂靠双方对工程质量负有连带责任。如果工程存在质量问题,挂靠人和被挂靠人应共同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劳务费支付:
挂靠人雇佣的施工人员的劳务费应由挂靠人支付。施工人员可以直接向挂靠人追索工资,也可以将发包人作为追偿对象。
社保和税务:
根据当地政策,企业可能需要为持证人缴纳社保等费用,这部分费用不应计入挂靠费中。
合同期限和续期:
挂靠协议应明确合同期限及续期条件,特别是对于需要长期挂证的证书。
纠纷处理:
在挂靠过程中,如果发生纠纷,应先通过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依法通过诉讼解决。挂靠双方应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以保护各自的权益。
避免投标和审图:
持证人一般仅用于企业升级资质或保级,不参与招投标或挂项目,不参与审图等工作,如果确实需要,则费用另算。
多证合一:
如果持有多本证书,需挂靠于同一单位,并将以往注册的证书办理注销或退工后方可挂靠。
总之,工程挂靠存在诸多风险,应谨慎操作,确保合法合规,以降低潜在的法律和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