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工程转包骗局通常涉及以下几种手法:
假冒央企工程:
骗子会声称可以分包央企项目,但实际上这些项目可能并不存在,或者央企根本不会承接此类项目。为了验证项目的真实性,应先在官方网站核实信息。
假PPP项目:
这类项目通常没有国家政府立项批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也未被纳入国家PPP库。央企一般不会承接此类项目。
假戏真做骗局:
骗子会在城市周边用砖墙围一块地,办理假的施工许可、项目批复、开工报告等文件,制造出正常施工的假象,然后以各种理由要求投资者缴纳保证金。
预付款骗局:
一些骗子会打着国企央企的名义,以平移工程为诱饵,要求受害者支付预付款。当受害者将预付款打入公司账户后,骗子会利用时间差将款项撤回,从而骗取钱财。
不要本地队伍,要外地队伍:
骗子通常会选择外地队伍,这样更容易进行诈骗,因为外地队伍往往对当地情况不熟悉,更容易上当受骗。
利用建筑工人法律意识淡薄:
骗子会利用建筑工人法律意识淡薄、消息闭塞来进行坑蒙拐骗。
冒充有关系的证人:
骗子可能会以证人的形式出现,控诉建筑存在工地管理等一系列问题,要求赔偿医药费、护理费、营养费等。
虚假的高额工程量:
骗子会虚报工程量,诱使受害者支付大量费用,而实际工程量远没有那么多。
要求见面和提供资质:
骗子会要求法人带着总工和总会计去北京、重庆等地见面,并索要居间费,而实际上这些要求都是骗局。
伪造文件资料:
骗子会伪造各种文件资料,如施工许可、项目批复等,以骗取信任。
中介人形式:
骗子可能会伪装成中介人,声称有亲戚朋友承包了工程项目,资金不够,需要合作或寻找土方车队合作,然后以各种理由要求支付费用。
盗用他人照片:
骗子可能会盗用有知名度的人的照片,包装成微信朋友圈,博取信任,然后进行诈骗。
在接到此类工程转包信息时,务必谨慎甄别,通过官方渠道核实项目真实性,避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