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程序是指建设项目从设想、选择、评估、决策、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投入生产整个建设过程中,各项工作必须遵循的先后顺序的法则。根据不同的建设类型和规模,建设程序可以有不同的划分和详细内容。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建设程序:
常规建设程序
项目建议书:项目建议书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文件,主要阐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条件、预期效益等。
可行性研究评估与审批: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评估项目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行性等,并经过审批。
规划、用地许可:确定项目的规划条件,获取用地许可证。
项目报建:向相关政府部门提交项目报建材料,完成项目报建手续。
申办工程监理证:申请工程监理资质,确保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进度控制。
勘察设计招标:通过招标方式选择勘察设计单位,进行工程勘察和设计工作。
初步设计审批:对初步设计文件进行审批,确保设计方案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
年度投资计划及申办投资许可证:制定年度投资计划,申请投资许可证,确保项目建设资金的落实。
施工图设计及审查:完成施工图设计,并进行审查,确保施工图纸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施工招标:通过招标方式选择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
申报质量监督:向相关政府部门申报质量监督,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管。
申请施工许可或开工报告:获得施工许可证或开工报告,正式开工建设。
竣工验收备案、交付使用:完成工程施工,进行竣工验收,备案并交付使用。
工程档案归档:整理工程档案,进行归档,确保项目资料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非常规建设程序
非常规建设程序是二战后发展起来的,主要有两种形式:
延伸程序:仍以业主、建筑师、承包商的三边关系为基础,但设计与施工可以适当地交叉。
创新程序:根据具体项目的特殊需求,设计新的建设流程和管理方法。
特定行业建设程序
水利工程:
项目建议书:提出水利工程建设的初步设想和需求。
可行性研究报告:对水利工程的可行性进行详细研究,包括技术、经济、环境等方面的评估。
施工准备:包括征地、拆迁、场地平整等前期工作,以及施工材料的准备。
初步设计:对水利工程进行初步设计,包括工程布局、结构设计等。
建设实施:按照初步设计进行施工,包括土建、机电安装等。
生产准备:完成工程建设后,进行生产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准备投入运行。
竣工验收:对水利工程进行全面的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后评价:在水利工程投入使用后,进行后评价,总结建设经验和教训。
政府投资项目
立项阶段:包括编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项目评审与决策等。
设计阶段:包括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对于复杂项目可能增加技术设计阶段。
招标投标阶段:通过招标选择工程承包商和物资供应商。
建设阶段:包括施工准备、正式施工、项目管理等。
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完成施工后进行验收,并交付使用。
这些建设程序是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总结出来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可能会有所调整,但总体框架和核心环节是相通的。建议在实际项目中,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和行业特点,选择合适的建设程序,并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高质量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