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工程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三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道路交通:全面升级农村硬化路,确保每个自然村都能通上柏油路或水泥路,方便村民日常出行,并为农产品外销、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铺平道路。
农田水利:加大资金投入,修建和改造中小型水库、塘坝、渠道等,提高农田灌溉保证率,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信息网络:通过光纤入户、4G/5G网络覆盖等措施,让农村群众享受高速、便捷的互联网服务,提升农村信息化水平,并为农村电商、远程教育等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工程
垃圾和污水处理:建立健全农村垃圾分类收集、转运和处理体系,建设污水处理设施,采用生态化、低成本的处理技术,集中收集、处理达标后排放或回用生活污水,并加强农村黑臭水体治理。
村容村貌提升:保留乡村特色风貌,避免千村一面,提升农村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
村级综合服务设施提升工程
便民服务设施:建设便民、养老、文体、医疗健康服务设施,缩小城乡差距,为村民提供便捷的生活服务。
数字乡村建设:升级农村网络和信号,推进数字电视和下一代互联网向农村地区覆盖,推动“互联网+”服务、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以及互联网+养老、医疗等服务。
农房质量安全提升工程
危房改造:对农村危房进行改造,提高农房的防火、防震、防垮塌能力,保障村民生命安全。
其他相关项目
农业产业升级:建立高标准农田,推广智能农业装备,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和养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
乡村旅游开发:依托农村自然风光、人文历史和文化特色,打造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
生态环境保护:包括农村垃圾处理、河道治理、土地复垦等,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升农民生活品质。
数字农业建设试点:建设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推动数字农业试点,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
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开展绿色技术综合试验,建设绿色农业技术、标准、产业、经营、政策、数字体系。
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和认定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产业园发展,促进农业产业集聚和升级。
农产品初加工:鼓励和支持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农产品保鲜、储藏、分级、包装等设施,促进农产品进入终端市场和后续加工环节。
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农业产业强镇,培育乡村产业“增长极”。
新农居建设:加快推进农房改造建设,促进人口集聚和中心村建设。
自然肥产业:发展自然肥产业,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这些工程项目的实施,将有助于全面提升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推动农村经济、文化、生态和社会全面发展,实现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