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合同的骗局多种多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手段:
虚假主体身份
犯罪嫌疑人通过虚假的工商营业执照、挂靠手续或全套伪造的手续虚构主体身份,以掩饰自己的真实身份。
虚假工程项目分包
在没有实际建设工程承包合同的情况下,犯罪嫌疑人假借发包某一工程的名义,骗取受害人缴纳保证金。
合同诈骗罪
以假乱真,通过虚构的工程合同诈骗钱财,有的还会使用伪造的政府批文、图纸等文件来增加可信度。
利用熟人关系
骗子往往利用受害人对熟人的信任,通过介绍虚假工程项目来实施诈骗。
显失公平的工程价款支付方式
承包方在合同中约定在工程完成一半时支付大部分价款,这种支付方式可能导致风险承担不对等,使承包方处于不利地位。
要求预付款或保证金
骗子以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支付预付款或保证金,然后消失不见。
伪造各种文件和手续
骗子会伪造项目批文、图纸、清单等文件,甚至伪造政府官员或大领导的支持,以骗取受害人的信任。
冒充国企或央企
骗子冒充有强大背景的国企或央企,以获取受害人的信任,并骗取大量钱财。
虚假的PPP项目
没有国家政府立项批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未收取入国家PPP库的所谓PPP项目,都是骗局。
中介人形式的诈骗
骗子通过中介人形式,虚构亲戚朋友或土方车队的工程项目,骗取合作费用或保证金。
利用保密工程进行诈骗
以保密工程为名义,骗取受害人的信任,然后以各种借口推脱或要求更多的钱财。
逃匿和挥霍
诈骗成功后,骗子会立即潜逃,并将骗取的钱财用于个人挥霍。
这些骗局手段复杂多变,给受害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签订工程合同时,务必进行充分的调查和核实,确保对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同时,也要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避免因轻信他人而陷入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