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抗旱工程有哪些项目

宜宾市针对不同地区的旱情,采取了多项抗旱工程措施,具体包括:

叙州区

供水保障:加强管网维修排查,新建机井、水窖,采取拉水送水等措施。在横江、龙池等旱情较重乡镇,完成新建或更换管道18.5公里,新建机井132口,水窖40口,组建146支送水队伍,出动2548人次送水595车次2655吨,投入抗旱资金587万元,前置救灾装备804台(套)。

水源管理:动态监测6座承担饮用水供应水库的水位水质情况,积极寻找抗旱应急水源,加强水源工程管理,启动备用水源5处,在横江镇踏勘新建应急水源1处。

节水宣传:加强节水宣传,提高群众节水意识。

南溪区

供电能力:新建改造四条10千伏线路,增强供电能力,提高供电可靠性,支持抗旱助春耕工作。优化升级23个行政村的供电方式,解决了北部山区供电半径长的问题。

兴文县

送水:启动抗旱应急响应,组织送水车送水到村民家门口,解决人畜饮水问题。

长宁县

供水保障:增设一体化净水设备,通过在邻近水库调水、净化后补水,保障群众生活生产用水。合理调度水库、山坪塘、石河堰等水利工程进行科学合理放水灌田。

宜宾县

城乡供水工程:实施城乡集中供水工程10处,分散供水工程950处,解决6.8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新建蓄水池110口,防渗灌溉渠道87公里,修复和清淤输水渠道850公里,整治小型水库22座、山坪塘135口。

翠屏区

提灌站建设:新建和维修提灌站,提高灌溉能力,保障春耕生产用水。例如,新建的55千瓦机电提灌站覆盖绥庆、七一、金银等村1500余亩土地,另一处提灌站预计月底通水,惠及多个村的农田灌溉。

这些措施有效地缓解了宜宾市不同地区的旱情,保障了群众的生活和生产用水。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