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用砂规范主要包括以下要求:

标准依据

工程用砂应按照国家现行标准《GB/T 14684-2011 建筑用砂》和《GB/T 14684-2022 建筑用砂》执行。

砂的分类

建筑用砂按技术要求分为三类:

Ⅰ类砂: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

Ⅱ类砂:宜用于强度等级C30至C60及抗冻抗渗或其他要求的混凝土。

Ⅲ类砂: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和建筑砂浆。

技术要求

颗粒级配:砂的颗粒级配应满足国家标准中的要求,以确保其适用于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和建筑砂浆。

含泥量:天然砂中粒径小于75μm的颗粒含量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砂的质量和混凝土的性能。

泥块含量:砂中原粒径大于1.18mm,经水浸洗、手捏后小于600μm的颗粒含量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防止对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不利影响。

细度模数:衡量砂粗细度的指标,用于控制砂的粒度和级配。

其他相关规定

工程用砂还应符合《公路工程机制砂应用技术规范》(JTG/T 3681-2024)中的技术要求,该规范主要规定了机制砂的技术指标、材料设计、施工与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要求。

综上所述,工程用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根据具体工程需求选择合适的砂类和控制各项技术指标,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