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资料图片的收集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需要明确目的、选择合适的拍摄方法,并进行有效的整理和存档。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步骤和建议:
明确拍摄目的和内容
根据项目的特点,将影像资料分为工程类图片资料和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类图片资料两大类。
明确每张照片的拍摄目的,例如记录地基和基础工程是为了标识基坑开挖方法、基底土质情况等。
选择合适的拍摄方法
全景拍摄适用于描述整体概况,如模板支架支撑、管道铺设后的全景等。
局部拍摄适用于描述细部或个体情况,如基坑开挖尺寸、节点钢筋布置等。
加设卷尺拍摄用于表示被拍摄对象的形状和尺寸,如管径、钢筋直径等。
组织部署和整理
成立由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影像资料收集小组,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带头,项目技术员、资料员、质检员及各部门共同参与。
在各分项工程施工过程中全过程记录影像资料,并及时整理,交由项目资料员按工程资料管理规程存档保存。
具体拍摄内容和要求
工序检查验收所拍摄的影像资料应全面记录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状况,每个拍摄部位至少有一张全面反映质量验收和控制情况的照片。
安全质量问题及处理过程应拍摄记录,作为验收的凭证,确保问题发现、整改过程影像资料前后闭合。
与设计不符的地质情况应及时拍摄记录,作为工程变更和索赔的依据。
动态影像资料的收集,每道同类工序应至少收集一套具有代表性的施工及检测全过程的动态影像资料。
科研及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的运用情况也应通过影像资料全面反映。
照片的整理和存档
照片上应设置体现时间、地点、GPS定位、工程名称的水印,确保照片的真实性和可追溯性。
每个施工阶段都应有施工前和施工后的照片做对比,照片中尽量包含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或其他管理人员。
利用现代工具
可以利用云存储或专业的工程资料管理系统来存储和管理这些影像资料,确保资料的安全性和易于检索。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系统地收集和整理工程资料图片,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后续的工程验收、维护提供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