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成本的计算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工程价款结算方式来确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工程成本竣工结算法
以合同工程为对象,归集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施工费用。
在工程竣工后,结算该项工程的实际成本总额。
施工企业所属各施工单位平时应按月将该工程实际发生的各项施工费用及时登记,在工程竣工以前,归集的自开工起至本月末止的施工费用累计额,即为该项工程的未完工程(或在建工程)实际成本。工程竣工后,在清理施工现场、盘点剩余材料和残次材料、及时办理退库手续、冲减工程成本后,归集的自开工起至竣工止的施工费用累计总额,就是竣工工程的实际成本。
工程成本月份结算法
在按单位工程归集施工费用的基础上,逐月定期地结算单位工程的已完工程实际成本。
既要以建造合同为对象,于工程竣工后办理单位工程成本结算,又要按月计算单位工程中巳完分部分项工程成本(这里的已完工程是指已完成的分部分项工程),办理工程成本中间结算。
工程成本分段结算法
对于实行分段结算办法的合同工程,已完工程实际成本的计算原理与月结成本法相似。
所不同的是,其已完工程是指到合同约定的结算部位或阶段时已完成的工程阶段或部位,未完工程是指未完成的工程阶段或部位。
单位工程成本核算
建筑安装工程一般是以每一个独立编制施工图预算的单位工程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方法进行核算。
一个单位工程由几个施工单位共同施工时,各施工单位都应以同一个单位工程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各自计算自行完成的部分。
规模大、工期长的单位工程,可以将工程划分为若干部位,以分部位的工程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方法进行核算。
同一施工地点、同一结构类型、开竣工时间相接近的若干单位工程,可以合并作为一个成本计算的方法核算。
成本测算阶段
工程成本测算根据项目所处的时点划分,可以分为标前成本测算、责任成本测算、目标成本测算。
标前成本测算是指在工程招投标过程中,投标方在正式提交投标文件之前,对项目的各项成本进行的详细估算和分析。
责任成本测算是在既定的市场环境下,根据企业管理水平和管理特点,按企业费用支出标准、资源市场价格信息和工程实际情况,测算的项目各项费用支出总额。
目标成本测算则是项目团队在公司下达的责任成本的基础上,进行项目商务策划,合理优化成本,在保证履约的基础上,进行的成本测算活动。
建筑企业工程项目成本核算流程
收集费用资料:收集与工程项目有关的各种材料,如投标书、合同、报价单、预算、结算书、报销单、工作计划等。
分析合同:细读合同,明确合同的内容及各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并做好记录。
编制预算:根据合同规定的范围和内容,编制详细的施工成本预算,包括劳务费用、材料费用和机械费用等。
实施监督:定期监督施工进度,审核施工报销单据,比对预算,检查材料及设备性能,确保项目预算、质量、安全等方面的标准。
结算审查:审查结算书,确保施工成本在预算内完成。
报告整理:编写成本核算报告,将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费用支出等情况汇总统计,并归档保存。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企业合理确定工程成本,确保项目的盈利性和履约能力。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可以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和管理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成本计算方法,并进行严格的成本控制和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