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的工程量计算通常涉及以下步骤:

绘制方格网

在地形图上拟平整土地的区域绘制方格网。方格的大小取决于地形的复杂程度、地形图比例尺和土石方量概算的精度。一般取小方格的图上边长为2cm,实地边长为10m或20m,图中为10m。

计算设计高程

根据地形图上的等高线,用内插法求出各方格顶点的地面高程,标注在方格顶点的右上方。再分别求出各方格四个顶点的平均高程Hi(i=1,2,…,n),然后将各方格的平均高程求和并除以方格总数n,即得到设计高程H设。

绘制填、挖边界线

根据设计高程H设,在地形图上用内插法绘出71.9m等高线,则该线就是填挖边界线,在此线上的点不填又不挖,此线亦称零等高线。

计算填、挖高度

将各方格网点的地面高程减去设计高程H设,即得各方格网点的填、挖高度,并注于相应顶点的左上方,正号表示挖,负号表示填。

计算填、挖土石方量

计算填、挖土石方量有两种情况:

整个方格都是填方或都是挖方。

既有填方又有挖方。设VI挖为方格I的挖方量,VII挖和VII填分别为方格Ⅱ的挖方量和填方量,则根据以上公式,分别计算出各个方格的填、挖方量,然后求和,即可求得场地的总填、挖土方量。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方法可以用于计算工程量,例如:

断面法

适用于狭长地带、地形变化较大的土石方工程量计算。将待计算区域划分为若干个断面,每个断面的位置和间距根据工程精度要求确定。然后,测量每个断面的面积和高程,并根据设计标高计算每个断面的填挖方量。最后,将所有断面的填挖方量相加,并乘以断面间距,得到总的土石方工程量。

DTM法(数字地面模型法)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或数字高程模型(DEM)等技术,将待计算区域的地形数据转化为数字地面模型。然后,根据设计标高和数字地面模型计算每个网格点的填挖方量。最后,将所有网格点的填挖方量相加,得到总的土石方工程量。

专业软件计算

使用专业的土方计算软件(如fasttft)进行计算,这些软件通常提供快速且准确的方法来计算工程量,减少人为错误。

建议根据具体工程的特点和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