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预算审计的审核过程可以遵循以下步骤:
审查《工程承包合同》及相关合同
确认是否签订了项目承包合同,合同双方是否具有法人资格和相应的履约能力,内容是否合规完整。
审查合同中的权、责、利划分是否明确,如有分包工程,还需审查《工程分包合同》。
审查工程施工准备工作情况
核实施工组织设计是否先进,现场施工队伍和机械设备的配置能否满足需要。
检查指挥部的设置、定员、人员素质是否符合管理要求,确保精干高效、结构合理。
工程预算编制审查
确认是否编制了工程项目成本预算、费用预算、资金预算,编制依据是否充分,内容是否完整。
审查预算定额是否合理,是否符合行业规范。
内控制度建立的审查
检查是否建立了工程预算管理、合同管理、工资管理、成本管理、设备材料管理、安全质量管理、财务管理、分包工程管理等一系列管理制度。
确认各项制度是否完善、严密。
掌握审核成本编制的前提条件
根据招标文件规定的相关施工范围、招标方式和工程进度进行核查,确认核查内容与招标文件所包含的内容相符。
核查图纸是否与业主的图纸一致,如有疑问,及时与业主进行沟通,确保核查项目与在建项目一致。
核对工程量
全面仔细地检查图纸是否存在遗漏部分,必要时可借助第三方造价咨询公司或设计公司审查工程中标,确保一切无误。
如发现审核过程中有差异,应及时确认差异,并查明差异原因。
综合价格审查
对综合价格进行认真仔细的审查,确保综合价格的合理性。
使用不同的审计方法
看图法:通过查看施工图纸来核实工程量与工程价款,审定工程造价。
观察法:审计人员亲临建筑现场,对审计事项进行实地观察,调查了解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发现疑点,验证事实,核实实际工程量,审定工程造价。
审核竣工结算编制依据
确认编制依据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资料是否齐全,手续是否完备,对遗留问题处理是否合规。
审核工程量
重点审核投资比例较大的分项工程,如基础工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工程、钢结构等。
审核容易混淆或出漏洞的项目,以及容易重复列项和重复计算的项目。
对于无图纸的项目要深入现场核实,必要时可采用现场丈量实测的方法。
审核材料用量及价差
核实主要材料的消耗数量是否准确,列入直接费的材料是否符合预算价格。
审核预算报告
对工程预算报告进行初步审核,包括预算金额是否合理、编制是否符合相关规范等。
评估项目资金需求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确定工程预算是否满足项目的实际需求。
审核工程预算报告中涉及的技术方案,包括技术可行性、技术合理性等。
审核工程预算报告中的成本核算、费用合理性等。
评审工程预算报告中的资金来源、资金落实情况等,确定资金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根据审批决策结果,进行必要的预算调整和修改。
对修改后的工程预算进行最终审核,确保预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将最终审核通过的工程预算报告报备备案,以备后续合同签订和工程实施使用。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全面、细致地对工程预算进行审计,确保其合理性、合规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