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档案的存档步骤如下:
建档
在建筑工程项目启动前,建立完善的工程档案,包括工程设计、施工合同、相关证照、施工图纸等基本资料。
为每个项目建立独立的档案袋,并在上面标注工程名称、工程编号、建档日期等信息。
每个记录都应有编号、日期、记录人、审核人等相关信息,并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方便以后查阅。
资料存档
对整理好的工程资料,按照工程档案的要求进行分类、编目,并存放到档案袋中。
档案袋中应包括档案目录、档案清单、资料索引表等内容,方便以后查阅和使用。
资料保管
建筑工程资料的保管应符合相关法规和规范要求,包括防火、防潮、防盗等措施。
还需注意定期检查资料的完整性和可读性,及时进行整理和修复。
文件准备与分类
资料员首先收集与工程项目相关的各种文件,包括设计图纸、合同文件、施工计划、施工图、验收资料等,确保文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将收集到的文件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进行分门别类,例如按工程阶段、文件类型、责任部门等分类,以便后续的管理和检索。
建立档案编号系统
建立一个清晰的档案编号系统,确保每份文件都能被迅速而准确地定位。编号可以采用工程编号、日期、文件类型等信息的组合。
文件整理与电子档案
对分类后的文件进行整理,确保文件的顺序和完整性。可以使用文件夹、盒子等工具,标明文件的名称、日期等关键信息。
对于电子文件,资料员需要在计算机或专门的文件管理系统中建立电子档案。同样,也需要分类和编号,以方便检索。
档案登记与定期归档
每次有新的文件加入档案系统时,进行档案登记,记录文件的相关信息,包括文件名称、编号、责任人、日期等。
定期对项目文件进行归档,将已完成阶段的文件归入档案库。可以根据项目进度或文件的保存期限来制定归档的时间表。
档案查询与借阅
建立档案查询和借阅制度,确保需要查阅文件的人员能够迅速找到所需资料。
合同归档整理
根据合同的性质、类型或项目阶段进行分类。
为每个分类建立详细的目录,确保每一类合同都有相应的位置,便于查找。
遵循《建设工程文件归档规范》(GB/T50328-2014)等相关国家标准。
将纸质文件扫描为电子格式,并进行备份,方便检索和传输。
定期对归档的合同进行检查,确保文件完整、无损,并按照最新的规定和要求进行更新。
房地产公司工程技术资料存档
按分部分项分门别类,各技术工种的隐蔽资料、现场控制资料、过程控制资料、检验批资料按照楼座、楼层、工序节点归纳好。
使用专业的软件进行分类,并按照软件的目录分类打印出来装订好。
档案转递
学校给的档案可以联系学校,请求学校以公对公的方式将档案转递到人才中心或工作单位。
离职时单位发的档案,可以尝试联系原发档案的单位,请求其以公对公的方式将档案转递到人才中心或新工作单位。如果单位不受理,可以尝试直接带上档案和离职证明到户籍地人才中心办理存档。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确保建筑工程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追溯性,便于后续的管理和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