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出现裂缝时,应根据裂缝的类型、宽度、深度以及结构的安全性要求,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裂缝处理方法:
表面封闭法
适用于宽度超过0.1mm的塑性裂缝和干缩裂缝,且裂缝深度未达到保护层深度、裂缝处于静止状态的情况。具体操作步骤包括:
使用钢丝刷或角磨机配金刚石角磨片打磨裂缝四周不小于20mm的范围,清除混凝土表面炭化部分和污染物,打磨深度为1~3mm。
用脱脂棉丝蘸丙酮或酒精擦洗打磨过的区域,去除混凝土粉末和灰尘。
调配环氧石英砂浆,石英砂干燥且粒径大于0.1mm的颗粒不超过总重的50%;环氧树脂和固化剂的比例按固化剂的使用要求;石英砂的掺加数量根据和易性调配。
在裂缝周边打磨区域表面涂刷一层环氧浆液,以利于后抹材料与混凝土的结合。
用专用抹压工具将调配好的环氧砂浆抹压于裂缝表面,待砂浆固化后即可进行装饰工作及后序施工。
灌缝胶注射修补法
适用于0.1mm≤裂缝宽度≤1.5mm的静止型独立裂缝、贯穿性裂缝以及蜂窝状混凝土局部缺陷的补强和封闭。操作步骤包括:
钻孔定位,根据裂缝的宽度和深度选择合适的钻孔位置和直径。
清洁注浆设备,包括排气泵、注浆填塞器、叶轮、混合器和注浆泵等。
在每个注浆点进行注浆,确保胶液能够充分填充裂缝并固化。
清洁注浆设备并进行外观修整,确保注浆效果。
压力注浆修补法
适用于宽度≥0.15mm的静止型裂缝、大型结构的贯穿性裂缝、大体积混凝土的蜂窝状严重缺陷以及深而蜿蜒的裂缝。操作步骤包括:
在一定时间内,以较高压力将修补裂缝的超细无收缩水泥注浆料、改性聚合物水泥注浆料及不回缩微膨胀水泥注浆料压入裂缝腔内,填实混凝土结构裂缝空间形成结构整体。
填充密封修补法
适用于宽度≥0.5mm的活动裂缝和静止裂缝。操作步骤包括:
在构件表面沿裂缝走向骑缝凿出或切出槽深和槽宽分别≮20mm和15mm的U型构槽。
使用改性环氧树脂或弹性填缝材料充填,并粘贴玻璃纤维布(GF布)或碳纤维布(CF布)封闭其表面。
加固补强方法
对于因荷载引起的墙体变形和开裂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加固:
采用钢丝网片或膨胀水泥砂浆粘贴于原墙面之上以增加结构的稳定性及刚度。
在混凝土表面涂抹环氧树脂胶泥并压光处理后再在其上铺设一层玻纤网格布加强筋增强抗拉强度。
用碳纤维布包裹于原结构外形成复合材料加强层以提高结构的抗冲击性能及整体性。
建议根据裂缝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处理方法,并在施工前进行详细的计划和准备,确保修补效果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