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评定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涉及多个步骤和参与方。以下是工程质量评定的基本程序:
单位工程完工后的自检
施工单位在单位工程完工后,应自行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查评定,并向监理单位提交工程预验收申请报告。
监理单位的预验收
监理单位总监组织施工单位进行单位工程预验收,并将发现的问题书面通知施工单位限期整改。预验收合格后,报告建设单位,由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含分包单位)、勘察、设计、监理等单位(项目)负责人进行单位(子单位)工程验收。
分包单位的评定与资料提交
分包单位对所承包的工程项目应按本标准规定的程序检查评定,总包单位应派人参加。分包工程完工后,应将工程相关资料交总包单位。
工程验收合格后的备案
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应在规定时间内将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和有关文件,报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工程质量评定等级
工程质量评定的等级分为优良、合格和不合格。属于不合格的工程,建筑单位需要进行返工,直到质量达标通过为止。
质量保证资料的核查
工程竣工内验前,由项目工程师(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员、资料员参加的核查小组进行对工程保证资料核查。项目部核查合格后报公司施工技术部专职资料管理人员,会同材料设备处资料管理人员共同进行复查。复查合格后由项目工程师报甲方和工程监理确认并签字。
验收过程中的监督与确认
监理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负责监督检查,确保质量评定准确、真实。施工方在施工结束后应进行自检,监理方对评定过程进行监督。只有经过工程质量评定合格后,工程才能进入验收程序。
施工质量经验收评定
已完工序施工质量经验收评定全部合格,有关质量缺陷已处理完毕或有监理单位批准的处理意见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水利工程质量评定体系建立
进行项目划分,选定质量评定工作开展所依据的规范。结合工程实际,选定和制定相应的工序、单元、分部、单位、项目质量评定表。逐级开展评定工作,确保每一步骤都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确保工程的质量评定过程严谨、规范,从而保障工程的整体质量。建议在实际操作中,各参与方应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确保工程质量的可靠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