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工程师职称的评定主要依据申报人的学历、工作年限、业绩和职业水平等多个因素。以下是一般的评定条件和流程:
学历与工作经验
申报人需要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并从事工程造价专业工作至少5年。对于中级职称,申报人还需要担任中级职称满3年。
业绩与成果
申报人需要具备较好的工作业绩,包括至少两项工程造价业务成果,如编制的概预算文件、决算报告等,并且这些成果需要经过单位审核和推荐。
职业水平
申报人需要持有全国造价工程师职业水平考试合格证书,或具有省级工程造价管理部门组织的考核合格证明。
评审流程
申报人向所在单位提出申请,并填写《职称申报表》。
单位对申报人的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包括学历、工作年限、业绩、职业水平等方面的证明材料。
单位将审核合格的申报材料报送至所在地市、区级人事部门进行复审。
复审通过后,申报人需参加专业专业技术水平、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评审,并准备充分的申报材料,按规定程序进行申报。
其他要求
申报人还需要提供个人档案、学历与职称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继续教育证书等相关证明材料。
可能会进行作品展示、证明材料核实、专业知识考试等方式进行职称评审。
对于不同级别的职称,可能还需要发表论文、获得奖励和专利论文等证明材料。
费用
根据不同级别的职称,评审费用也有所不同。例如,在重庆,初级职称评审费为120元/人,中级职称为240元/人,高级职称为420元/人。
继续教育
申报人需要完成规定的继续教育课程,包括公需科目和专业科目,并提供相应的合格证明。
政治思想和业务工作总结
申报人需要撰写政治思想和业务工作总结,重点突出个人在专业领域的成果和贡献。
公示与异议处理
评审结果将进行公示,公示期一般不少于5个工作日。如果对评审结果有异议,可以向评审委员会提出申诉。
建议:
申报人应详细了解所在地区和行业主管部门的具体评审政策和要求,确保所有材料符合标准。
提前准备好所有必要的证明材料,并提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和复习。
积极参与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