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隧道工程遇到溶洞时,应根据岩溶对隧道的不同影响情况及施工条件,采取引流、跨越、加固、清除、注浆等不同措施或综合治理。以下是具体的处理方式:
引排水
遇到暗河或溶洞有水流时,宜排不宜堵。可以通过开凿专门的泄水洞将水排出洞外。如果岩溶水流的位置在隧道顶部或高于隧道顶部,应在适当距离外开凿引水斜洞将水位降低到隧底标高以下,再行引排。当隧道设有平行导坑时,可将水引入平行导坑排出。
跨越施工
在岩溶区施工,个别溶洞处理耗时且困难时,可采取迂回导坑绕过溶洞,继续进行隧道施工,并同时处理溶洞,以节省时间,加快施工进度。绕行开挖时,应防止洞壁失稳。
加固
对已停止发育、跨径较小、无水的溶洞,可根据其与隧道相交的位置及其充填情况,采用混凝土、浆砌片石或干砌片石予以回填封闭;根据地质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加深边墙基础。
清除
对溶洞内的填充物进行清除,以便于隧道施工。清除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防止洞壁失稳。
注浆
对岩溶发育区进行注浆加固,提高岩层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注浆材料可采用水泥浆、水泥砂浆等。
在处理溶洞时,应先查明溶洞的分布范围、类型、岩层的完整稳定程度、填充物和地下水情况,据以确定具体的施工方法。同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上述措施,确保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