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工程造价改革的主要措施包括:
修订工程计量和计价规范
统一工程项目划分、特征描述、计量规则和计算口径。
统一工程费用组成和计价规则。
完善工程计价依据发布机制
取消最高投标限价按定额计价的规定。
逐步停止发布预算定额。
强化建设单位造价管控责任
引导建设单位根据工程造价数据库、造价指标指数和市场价格信息等编制和确定最高投标限价。
在满足设计要求和保证工程质量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投资效益。
严格施工合同履约管理
加强工程施工合同履约和价款支付监管。
全面推行施工过程价款结算和支付。
推行清单计量、市场询价、自主报价、竞争定价的工程计价方式
改进工程计量和计价规则,打破定额等计价依据的束缚,提高造价信息服务水平。
加强工程造价数据积累
建立国有资金投资的工程造价数据库,按地区、工程类型、建筑结构等分类发布造价指标指数。
为概预算编制提供有力依据,提升工程投资效益。
强化信息公开
加强相关信息公开透明,提高社会监督能力,推进工程造价的公开透明。
强化绩效考核
建立健全的工程成本分配机制,推动实施过程造价和互联网+工程造价评价。
深化改革创新
积极稳妥地探索和实践各种有效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
推动建立健康的扶持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鼓励示范区、领跑者探索和创新,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造价管理系统。
这些措施旨在通过市场化改革、强化合约管理、信息公开和绩效考核等手段,建立更加科学合理、透明高效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建议各地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大局意识,明确工作目标,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工作,以数字化建设为推进器,以全过程造价管理为工作面,完善工程造价市场形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