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程结算过程中,对工程量的审核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审核方法:
全面审查法
根据施工图纸的内容,结合各个分部分项子目,一项不漏地逐一地全面审查。
优点是全面、细致,能及时发现错误,保证质量。
缺点是工作量大,在任务重、时间紧、预算人员力量薄弱的情况下一般不宜采用。
重点审查法
只审查造价书中的重点项目,其他不审。
重点项目是指那些工程量大、单价高、对工程造价有较大影响的项目。
优点是对工程造价有影响的项目得到了审查,造价中的主要问题得到了纠正。
缺点是未经审查的那一部分中的错误得不到纠正。
指标审查法
把被审查的造价及有关技术经济指标和以前审定的标准施工图或复用施工图的预算造价及有关技术经济指标相比较。
如果出入不大,就可以认为本工程预算编制质量合格,不必再作审查;如果出入较大,即高于或低于已审定的标准涉及施工图预算的10%,就需要通过按分部分项工程进行分解,边分解边对比。
优点是简单易行、速度快、效果好,特别适用于同一个地区的工程项目。
经验审查法
根据以往的实践经验,审查那些容易产生差错的分部分项工程的方法。
适用于一些经验丰富的审核人员,可以通过他们的专业知识快速发现潜在问题。
分组审查法
把预算中有关项目按类别划分若干组,利用同组中的一组数据审查分项工程量的一种方法。
例如,先计算楼(地)面面积,从而审查相应楼面找平层、天棚抹灰的工程量等。
优点是能够提高审查效率,减少重复劳动。
筛选对比法
按照审查策略或目标进行选定,对这些选定的部分进行对比审查的一种方法。
适用于工程量较大、涉及项目较多的情况,可以通过对比找出异常和错误。
分解对比法
对工程量进行分解,然后逐项对比,确保每一项工程量都符合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
适用于工程量较为复杂的情况,可以通过分解细化来提高审核的准确性。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审核方法,也可以将多种方法结合使用,以确保工程量审核的准确性和高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