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量的计算系数通常根据工程的具体类型、规模、施工方法等因素来确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工程量计算系数及其应用场景:
土石方工程
沟槽、基坑深度超过6m时,按深6m定额乘以系数1.2计算;超过8m时,按深6m定额乘以系数1.6计算。
土方大开挖深度超过6m时,按相应定额项目乘以系数1.3。
机械挖运淤泥时,按机械挖运土方定额乘以系数1.5。
地基处理与边坡支护工程
单位工程的工程量在下列规定数量以内时,其人工、机械按相应定额乘以系数1.25计算:
振冲密实(不填料)500m
振冲碎石桩(填料)100m³
砂石桩、CFG桩500m
锚杆(锚索)钻孔、打入式土钉500m
喷射混凝土、喷射水泥砂浆500m²。
单独进行现场试验的地基处理与边坡支护工程项目,其人工、机械按相应定额乘以系数1.5计算。
桩基工程
单位工程的工程量在下列规定数量以内时,其人工、机械按相应定额乘以系数1.25计算:
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预制钢筋混凝土管桩800m
回旋钻孔灌注混凝土桩、冲击成孔灌注混凝土桩、旋挖钻孔灌注混凝土桩100m³
沉管灌注混凝土桩、钻孔灌注微型桩、抗浮锚杆、压力灌浆微型桩500m。
单独进行现场试验而进行的桩基工程项目,其人工、机械按相应定额乘以系数1.5计算。
打桩均按打垂直桩考虑,如打斜桩,其斜度小于1:6时,则人工、机械乘以系数1.43(俯打、仰打均同);当斜度超过1:6时,打桩所采用的措施费用,按实计算。
灌注桩:旋挖钻机钻孔如有扩底,扩底部分按相应定额乘以系数2.2计算。
混凝土用量
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若采用全现浇方式,混凝土用量大约为建筑面积乘以0.3至0.34。如果是有PC的项目,比如说叠合板预制楼梯那会少一点,0.26~0.28。框架结构:混凝土用量估算为建筑面积乘以0.23至0.25。车库基础与顶板:此部分用量与板厚紧密相关,估算时直接以建筑面积乘以相应系数,无需从总方量中扣除钢筋体积。
钢筋用量
地下结构:一般地下车库的钢筋用量约为120至140kg/平方米,增设人防设施则增至160至180kg/平方米。地上建筑:多层砖混结构约为22至25kg/平方米;高层建筑按抗震等级区分,7度及以下约42至48kg/平方米,7度以上则为54至58kg/平方米。开发商项目常倾向于紧贴成本底线,故设计时较少留有宽裕系数。
模板用量
铝模应用:剪力墙结构的铝模面积大致为建筑面积乘以3.2至3.3,若深化设计包含大量下挂梁、构造柱等,系数可上升至3.4至3.5,乃至更高。全砼外墙项目可达3.8甚至4.0。木模板:框架结构约为建筑面积乘以1.8至2.3,剪力墙结构则为3.1至3.2,皆按粘灰面计算。
砌块用量
普通高层住宅:以加气砌块为例,大约每500平方米需用砌块100至120立方米,折合每平方米用装量约0.2至0.22立方米。考虑到构造柱、过梁等混凝土构件,总量接近0.28立方米/平方米。
这些系数可以根据具体工程情况进行调整,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项目的具体情况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