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程中拿煤的顺序主要根据具体的开采方法和煤层条件来确定。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放煤顺序及其特点:
第一轮次放煤
放煤量:第一轮次放煤量为顶煤总量的1/3-2/3。
操作:放完一遍后,再进行第二轮次放煤。
多轮、间隔、顺序、等量放煤
顺序:先放奇数架,后放偶数架,每次放1/2-1/3的顶煤,反复两三轮。
优点:可使冒落煤岩分界面均匀下降,采出率高,含矸率低,丢煤少。
单轮、多口、顺序、不等量放煤
顺序:开启四个放煤口1、1/2、1/3、1/4放煤,保持此顺序向下推进。
评价:难以控制放煤量,适用情况较少。
下行式开采顺序
顺序:先采上煤层(组)后采下煤层(组)。
优点:保证开采水平、采区、采煤工作面的正常接替,减少巷道掘进及维护工程量,安全可靠。
上行式开采顺序
顺序:先采下煤层(组)后采上煤层(组)。
适用情况:适用于特定地质条件和煤层赋存情况。
建议
根据煤层条件选择:选择放煤顺序时应充分考虑煤层的地质条件、倾角、厚度等因素。
优化放煤量:在多轮放煤时,应尽量保持等量放煤,以确保煤岩分界面的均匀下降。
减少煤损:通过合理的放煤顺序和操作,减少煤损,提高采出率。
操作水平:多轮、分段、顺序、等量放煤要求操作水平高,需加强培训和管理。
这些放煤顺序各有优缺点,具体应用时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