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申报工程师职称的流程如下:
确定申报专业
遵循“干什么、评什么”的原则,即个人当前从事什么专业,就申报什么专业。
确定评委会
根据属地原则:在哪个区申报的就选择该区的评委会,如果所在区没有评委会,就申报市里的评委会。
根据单位性质:不同的单位选择的评委会也不一样。如央企,就不能选择市评委会,需要开委托函在省里报。如果申报专业可选择的评委会较多,那么可以选择一个通过率比较高或者与个人职业规划一致的评委会申报。
判断是否满足申报条件
学历、资历是否满足。
社保要求:在哪里申报职称,就要在哪里连续缴纳社保,连续缴纳的时长根据各地区的要求。社保缴纳年限最好和你的专业技术工作年限保持一致。
准备材料
个人信息、学历学位信息、社保材料、工作业绩、论文、专利、继续教育、工作总结等。
论文内容需要与本人申报专业类别相关,根据地区和评委会的不同,论文的数量要求不同。申报人员提交的论文要反映出近几年取得的专业技术工作的成绩。业绩成果、继续教育可在当地的人社厅或和人社局查询具体的要求。
提交申报材料
通常情况下,个人申报职称,会在当地的人社部门开展。需要先进行网上申报,并按照要求准备和提交纸质材料。网上申报时,需登录当地指定的职称业务申报与管理系统,如实填录申报信息。
单位审核
用人单位对申报人员的材料进行审核把关推荐,推荐时按本省的评审条件来,审核材料的真实性等。
主管部门复审
主管部门是指单位的主管部门,也叫归口管理部门。主管部门会重点审核破格、转评、事业单位岗位空缺、“双肩挑”人员的相关手续等,对不符合申报条件的材料,会及时退回。
公示和出证
申报材料提交后,相关部门会对材料进行初审,初审主要是对材料进行形式上的审核,如申报材料是否齐全、是否满足基本条件等。之后是官方公示和出证。
建议:
提前了解当地的具体申报要求和流程,确保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选择合适的评委会,可以提高申报通过的可能性。
准备好所有必要的材料,并按照要求提交,以确保申报过程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