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电缆说明应当详细、清晰地阐述电缆的选型、敷设方法、安装要求以及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以下是一个工程电缆说明的示例,供您参考:
---
工程电缆说明
一、概述
本工程电缆说明旨在详细描述电缆的选型、敷设方法、安装要求以及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电缆作为电力传输和信号传输的重要介质,其选型和使用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可靠和经济性。
二、电缆选型
环境温度 :空气温度按照38℃,土壤温度按照30℃考虑。电缆截面选择
6kV等级的电缆按照热稳定截面及工作电流截面的大者选择。
400V低压动力电缆按照额定电流选择,对于距离较远的电动机负荷应当按照额定电流的1.15倍进行电压校验。
导体最高温度(正常载流量)按照《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2007)确定,短路时的最高温度不高于250℃。
敷设系数:
按照六根电缆并行,取0.8。
电缆选型
6kV动力电缆: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阻燃电缆(ZRC-YJV-6/6)。
6kV动力电缆(铠装):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内钢带铠装阻燃电缆(ZRC-YJV22-6/6)。
400V动力电缆: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阻燃电缆(ZRC-YJV-0.6/1)。
400V动力电缆(铠装):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内钢带铠装阻燃电缆(ZRC-YJV22-0.6/1)。
控制电缆: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铜带屏蔽阻燃控制电缆(ZRC-KVVP2-1)。
三、电缆施工说明
施工依据:
电缆敷设应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标准《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2007)、《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和《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8-2006)。
敷设方法
电缆在排管(石棉水泥管、混泥土管块、混泥土导管)内敷设。
电缆在电缆隧道内敷设。
电缆穿墙的防水密封处理。
电缆穿墙、楼板及在电缆沟、电缆隧道中的阻火分隔及封堵。
电缆沟、电缆隧道的集水井及各种支架的安装。
一般要求
敷设电缆前应检查电缆是否有机械损伤。
敷设的全部路径应满足所使用的电缆允许弯曲半径要求。
敷设的路径尽量避开和减少穿越地下管道(包括热力管道、上下水管道、煤气管道等)、公路、铁路及通讯电缆等。
电缆支持点间距离:水平敷设时电力电缆为1000mm,控制电缆为800mm;垂直敷设时电力电缆为1500mm,控制电缆为1000mm。35kV单芯及6-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为200-250mm,控制电缆为120mm,当采用难燃封闭槽盒时,层架间距为h=80mm。
敷设细节
电缆在支架上水平敷设时,电力电缆间净距不应小于35mm,且不应小于电缆外径。控制电缆间净距不作规定。在沟低敷设时1kV以上的电力电缆与控制电缆间净距不应小于100mm。
电缆在支架上水平敷设时,在终端、转弯及接头两侧应加以固定,垂直敷设则在每一支持点处固定。
敷设电缆和计算电缆长度时,均应留有一定的裕量。
电缆在室外明敷时,宜有遮阳措施。
对运行中可能遭受机械损伤的电缆部位(如在非电气人员经常活动的地坪下0.2m范围)应采取保护措施。
直埋敷设
敷设深度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