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工程师的评定通常遵循以下步骤和条件:
职称评定与职称认定
职称评定:由人事部门组建专家评委会,根据申报材料综合评价,包括综合素质、业绩情况、继续教育学时、学历等。
职称认定:根据拟聘专业技术岗位的职责要求,全面考核政治表现、专业技术工作能力、水平和工作成绩。
初级(助理)工程师评审
大专毕业需取得技术员3年才可以评审初级(助理)工程师。
大学本科毕业,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一年。
中级工程师评审
取得技师(二级)国家职业资格的一线工程技术类高技能人才,经单位考核推荐,可申报参加工程系列相关中级职称评审。
大学专科毕业,取得初级(助理)工程师4年以上且毕业满7年。
大学本科毕业,取得初级(助理)工程师4年以上且毕业满5年。
获硕士学位,取得初级(助理)工程师后,单位聘任满2年可评中级。
高级工程师评审
取得技师(一级)国家职业资格的一线工程技术类高技能人才,经单位考核推荐,可申报参加工程系列相关高级职称评审。
大学本科毕业,取得中级工程师5年以上且毕业满10年。
评审业绩
工程师职称评审业绩应从个人工作中找,包括项目合同、文件、签字单、中标、竣工、验收单、研发课题、工艺等。
中级工程师职称准备近5-7年的业绩,高级职称如果是一步到位的,准备近11年内的业绩,如果是晋升的,准备近5-7年业绩。
评审流程
个人申报了解政策,准备材料,提交申请。
单位审核材料,提出意见。
主管部门审核复审材料,提出建议。
评审委员会评审,综合评价,确定结果。
其他注意事项
提交的材料应真实、全面,能够反映申报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绩。
评审过程中可能需要进行面试答辩。
评审结果需公示,最终等待证书发放。
建议:
申报人应提前了解当年的职称评审政策、条件和要求,确保自己的申报材料符合政策要求。
准备好所有必要的申报材料,并按照单位或评审机构的要求进行提交。
在评审过程中,积极配合单位的审核和复审,及时补充或修改所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