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完工后的审计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和要点:
资料收集和审前调查
接收并登记被审计单位送达的资料,如项目名称、送达时间、联系人及电话、送审金额、初审情况等。
进行审前调查,由审计组长填写项目信息表,并准备审前调查报告或记录。
审计准备
主审制定审计方案,可以采取表格式或文本式。
主审负责草拟审计通知书,包含承诺书、提供资料清单、审计公示、廉洁反馈单等,并由分管局长签发。
审计实施
对组织审计的项目,由工程主审跟踪检查审计程序、质量、进度等。
外聘人员与施工单位核对前,需将初审情况告知工程主审,并在指定地点进行核对。
对审计异议问题,科室负责人召集审计组商议,并请分管领导参加,形成业务会议纪要。
工程核定单经登记后,由审核人签字,建设、施工单位签字盖章后送审计局,复核、批准、盖章后生效。
竣工决算审计要点
审查竣工验收工作的合规性,包括技术资料的整理、设备技术档案的完整性等。
审查资金来源的正当性和合理性,包括资金来源的保证程度和自筹资金拨款的审查。
审查投资支出的数额和基建投资支出的节超情况。
审查结余资金的清理情况,包括设备、材料物资和应收应付账款的全面清理。
审查建设工期的执行情况,比较实际与计划建设时间。
审查工程质量的合规性,包括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验收规范。
现场测量和察看
到工程现场抽查核对工程量,审计投资成本的真实性。
变更调整项目的审查
审查变更资料及工程量计算书的完整性,确定变更事项及造价的准确性。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
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如BIM技术、GIS系统等,提高审计效率和准确性。
审计结果和报告
外聘人员编写工程审核情况报告、审计日记、审计工作底稿。
工程复核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复核。
跟踪审计
建立跟踪审计项目台账,记录审计时间、工作纪实、发现问题、审计意见、整改情况、审计成果。
其他费用审计
对在建工程其他费用进行审计,遵循“及时、完整、准确”的原则。
以上步骤和要点应根据具体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应保持客观公正,确保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