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的风险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业务承接阶段风险
被骗保证金的风险:通过虚构招标项目或项目不具备发包条件骗取保证金。
被骗居间费、中介费的风险:以疏通关系或给领导送礼为由,骗取施工单位或老板支付的费用。
发包人缺乏履约付款能力或存在付款不能的风险:建设单位资金不足,无法按期结算付款。
技术与环境风险
地质地基条件:实际地质情况与资料出入大,处理异常地质情况增加工作量和工期。
水文气象条件:异常天气和其他自然条件影响施工进度和财产。
施工准备:施工现场周边环境障碍或“三通一平”准备不足。
设计变更或图纸供应不及时:设计变更影响施工安排,图纸供应不及时导致工期延误。
技术规范:发包人未明确采用的标准和规范,影响工程验收和结算。
施工技术协调:施工过程中出现技术问题,各专业间协调困难。
经济风险
招标文件:招标文件中的潜在经济风险,如投标者须知、设计图纸、工程质量要求等。
要素市场价格: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工程成本和预算。
合同风险
合同订立阶段的法律风险:合同无效、黑白合同、工程垫资等问题。
合同履行阶段的风险:工期争议、结算金额引发的工程纠纷。
竣工验收结算阶段的风险:合同效力、工期争议及结算金额引发的纠纷。
施工准备及开工阶段风险
开工条件不具备:施工界面未移交、地勘报告、设计图纸资料未交付等。
开工日期不确定:无开工令及开工通知,开工条件不具备导致日期无法确认。
工程建设手续缺失:四证不全,即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等。
施工过程阶段风险
提前进场或逾期进场施工的风险:因发包人原因导致承包单位提前进场或无法按约定时间进场施工。
停工风险:因发包人原因或承包人原因导致工程停工,影响工期和结算。
质量风险
勘察工作失误:勘察错误或疏漏导致地基沉降不均、结构开裂等安全问题。
设计错误:设计错误或疏漏影响使用功能和环境健康。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不严: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不严格,导致质量缺陷。
维修工作难以实施:工程完工后维修工作难以实施,影响使用功能。
法律风险
合同无效的法律风险:承包人未取得资质、借用他人名义、未招标或中标无效等情形导致合同无效。
行政处罚和刑事责任:因违法施工被行政主管机关处罚,严重者可能追究刑事责任。
这些风险涵盖了建设工程从项目承接、施工准备、施工过程到竣工验收等各个阶段,需要工程参建各方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