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工程师(Industrial Engineer)的工作涉及多个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标准工时与作业指导书
制定和修订产品型号和组装特性的科学准确的标准工时。
编制并及时更新产线所需的作业指导书和其他工艺文件,确保生产过程顺利进行。
生产效率与工艺优化
进行产能评估,确定人员定额,并持续规划和实施资源优化活动,提升生产效率。
对生产过程进行工艺系统、信息系统、管理系统和可视化系统的标准化模板与规则制订,并负责后期的升级维护。
分析生产现场的作业状况,规划系统性的改善方案,对人、机、料、环境等方面进行优化,提升员工作业质量和作业效率。
质量控制与异常处理
组织产线品质异常分析与处理,跟进异常解决措施的结果,确保下次生产正常。
对生产过程进行标准化活动的策划、开展和实施,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工厂规划与布局
负责车间物流系统的规划与优化,工厂设施布局的规划与优化,增加空间利用率。
参与新产品导入过程,制定相应的生产工艺和标准操作程序。
团队培训与知识传递
负责部门、中心IE、改善知识培训及能力培养,提升团队IE能力。
协助技术部门进行相关标准工时的制定及更新,生产计划共同进行产能评估及工时跟踪及ERP相关过程数据的管理。
系统设计与改善
设计和改善工作方法,制定操作规程,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利用精益管理的方法/工具管理项目,建议并测量,以保证持续改善,进行研发,生产,及其他流程的优化。
通过价值工程、价值分析,从研发和供应链上做成本改善。
项目管理
主导公司提案改善项目的推行,改善氛围营造,提案的方案完善,改善项目的收集、汇总、评审、效果确认、奖金的领取、发放。
参与工艺改进项目,推动生产线优化和智能化升级。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
分析生产数据,识别潜在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以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效益。
根据财务数据,找出可改善点,主导、协调相关部门制定提升方案。
其他职责
协助生产进行相关技术指导,并对生产中发生问题进行分析、改进。
确认产品流程、工时及产能的标准化,处理产线上突发异常,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向上司提出管理改善方案和合理建议。
IE工程师在工厂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他们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有良好的团队领导能力和跨部门沟通能力,以确保生产过程的顺畅和持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