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都有什么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包含多个工程项目,以下为具体项目及其概况:

中线引江补汉工程

全长:195公里

特点:采用隧洞输水,连接三峡水库和丹江口水库

调水量:将中线的年调水量从95亿立方米提升到115亿立方米

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

目前进展:主隧洞掘进已超过3.3公里,沿线21条支洞掘进总计超13.9公里,累计完成工程投资65.4亿元。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特点:拥有世界最大的渡槽群,共27座渡槽

重要渡槽

漕河渡槽:总长1256米,设计流量每秒125立方米,最大流量每秒150立方米,位于河北省保定市。

沙河渡槽:南水北调中线关键性工程,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

湍河渡槽:单跨跨度最长、施工难度最大的U形输水渡槽。

穿黄工程:标志性、控制性工程,北上长江水在郑州与黄河相遇。

南水北调廊坊市北三县供水工程

全长:115.76公里

分段:北京段、广阳段、北三县段,其中北三县段全长61.05公里

设计年供水能力:1.11亿立方米

受益人口:100多万人。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

东线工程

调水主干线全长:1467千米

多年平均抽江水量:87.7亿立方米

中线工程

调水路线长:1432千米

年均调水规模:95亿立方米

受水区:涉及北京、天津、河北、河南4省市。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调水目标:解决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等6省(自治区)黄河上中游地区和渭河关中平原的缺水问题

总布局

大渡河、雅砻江支流达曲—贾曲联合自流线路:调水40亿立方米

雅砻江阿达—贾曲自流线路:调水50亿立方米

通天河侧仿—雅砻江—贾曲自流线路:调水80亿立方米

规划分三期实施

这些工程项目共同构建了“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配置格局,有效缓解了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