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工程主要包含以下几类设施:
透水铺装:
通过使用透水材料,使雨水能够渗透到地下,减少地表径流。
下凹式绿地:
设计低洼区域,用于收集和蓄存雨水,同时提供绿地空间。
雨水调蓄设施:
包括蓄水池、雨水罐等,用于存储雨水资源,以便在需要时进行利用。
雨落管断接:
将建筑物的雨落管与雨水收集系统连接,实现雨水的有效收集和利用。
绿色屋顶:
在建筑物的屋顶种植植物,增加雨水的渗透和蓄存能力。
下沉式绿地:
类似于下凹式绿地,但通常位于道路或广场下方,用于收集和蓄存雨水。
生物滞留设施:
利用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系统,吸收和净化雨水中的污染物。
渗透塘、渗井、湿塘、雨水湿地:
这些设施通过自然或人工方式,实现雨水的渗透、净化和蓄存。
植草沟、渗管/渠、植被缓冲带:
这些设施有助于引导雨水流向,减少径流,同时提高水质。
初期雨水弃流设施:
用于在雨水初期将污染物含量较高的水排放,避免污染后续的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
人工土壤渗滤:
通过人工土壤层,实现雨水的自然渗透和净化。
截污型雨水口:
在雨水口设置截污装置,防止污水进入雨水收集系统。
这些设施通过综合运用,旨在实现城市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和自然净化,从而提高城市的排水能力,缓解内涝风险,并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