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在推进“创建世界一流信息服务科技创新公司”的新定位过程中,主要实施了以下工程:
加强顶层设计,激发内生动力
推进“治理”、“用人”、“激励”三项机制改革,优化人工成本总量分配“获取分享制”,制定“超额+专项”的特别激励计划。
聚焦科技创新,释放改革活力
近三年投入研发费用逾300亿元,以研究院“九天”人工智能团队为试验田,推动科技创新人才管理改革,强化市场化激励约束机制,加大授权放权力度,全面开展“特区”机制改革。
建设数据中心
中国移动长三角(芜湖)数据中心项目,总投资约60亿元,包括3栋数据中心、1座变电站、3座动力中心、1座维护支撑用房,提供1278个智算机架和6537个通算机架,满容量共计可承接算力达到22EFLOPS。
中国移动智算中心(呼和浩特)项目,预计2024年4月前分阶段上线,建成后算力规模可达到5.5EFLOPS,国产化率超80%。
中国移动邵阳生产调度楼总部项目,总投资10亿元,预计2025年10月可以交付使用,可容纳1000数据机架。
算力网络发展
建成全球最大的5G和光宽带网络,启动5G-A建设,年底将在300个城市实现5G-A的商用部署。
协同国内产业链自主研发的首个规模最大、覆盖最广的“九州”光网-400G新基建全面投入运营,打造横跨东西、枢纽辐射的算力数据流通的“超级运输系统”。
乡村振兴
河南移动实施“七大乡村数智化工程”,包括农村新基建、农村产业、乡村治理、乡村教育、乡村医疗、乡村文化、金融数智化,形成“1+3+X”的“网络+”乡村振兴模式。
这些工程体现了中国移动在科技创新、数据中心建设、算力网络发展以及乡村振兴等方面的战略布局和具体实施,旨在推动公司向科技创新型公司转型,提升核心竞争力,并助力国家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