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下游修建的主要工程为 防洪工程,具体包括以下几项:
黄河下游“十四五”防洪工程:
这是国务院部署实施的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今年重点推进的55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工程建设范围为黄河干流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白鹤镇至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入海口,治理河道长度878千米,涉及山东、河南两省14个市42个县(区)。主要建设任务是在现有防洪工程基础上,开展控导工程续建,险工和控导工程改建加固,涝河河口堤防、黄河干流河口堤防工程达标建设,堤顶防汛路和险工控导工程管理路改建等。工程总投资31.85亿元,总工期36个月。工程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有效改善游荡性河段河势,提高河道排洪输沙能力,对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流域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黄河下游引黄涵闸改建工程:
该工程涉及37座引黄涵闸,总投资17.32亿元。主体完工后,对于进一步提高黄河下游防洪工程防洪能力,改善黄河下游两岸及相关地区灌溉、城镇生活、工业及生态供水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东平湖分洪工程:
该工程位于黄河、汶河交汇处,跨山东省东平、梁山、汶上3县,滞蓄黄、汶河洪水,控制黄河艾山站下泄流量不超过设计值,确保南市、津浦铁路、胜利油田和黄河下游堤防安全。东平湖为宋代梁山泊演变而来,由于黄河多次决口南徙,梁山泊逐渐淤积萎缩,为居民逐步垦殖。大汶河原经山东大清河流入渤海。
小浪底水利枢纽:
小浪底水利枢纽位于黄河的最后一个峡谷的出口处,控制了黄河流域来水的92%。它是黄河中游最后一段峡谷的出口,也是黄河干流三门峡以下唯一能够取得较大库容的控制性工程,具有防洪、减淤、灌溉、发电等多项功能。小浪底工程通过调节径流,为下游工农业、城市提供了可利用的水源。
这些工程的建设和完成,将有助于提高黄河下游的防洪能力,保障黄河长治久安,并促进流域区域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