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工程,全称为 中国探月工程,是中国国家航天局启动的探月试验,于2004年3月1日启动,是中国第一个探月工程。该工程的主要任务包括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特性,以及探测地月空间环境。嫦娥工程分为三个阶段:“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
嫦娥工程的发展历程如下:
绕月探测: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探月工程“绕”月探测的第一步。
月球软着陆: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卫星成功发射,创造了当时中国航天器最远飞行纪录,标志着中国探月工程“落”月探测的第二步。
月球样品返回:
计划中,嫦娥工程将在2014至2020年之间实施“回”步骤,即发射月球软着陆器,进行月球样品自动取样并返回地球,在地球上对取样进行分析研究。
嫦娥工程不仅是中国自主对月球的探索和观察,也被视为中国的阿波罗计划,但不涉及载人登陆。通过这一系列任务,嫦娥工程旨在深化对月球的认识,并为未来的月球探索和利用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