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工程应检查以下项目:
模板安装与设计符合性
检查模板的安装是否符合工程模板设计和技术措施的规定,确保模板的几何形状、尺寸和位置准确无误。
设计审批:在模板工程施工之前,承包商应向监理工程师提交《模板设计》方案,经审批后方可施工。
模板及其支架的稳定性、强度与刚度
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确保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发生变形或坍塌。
支承系统:检查模板的支承点及支撑系统是否可靠和稳定,连接件中的紧固螺栓及支撑扣件紧固情况是否满足要求。
支承面积:模板支架的支撑部分应有足够的支承面积,以确保其稳定性。
预埋件与预留洞规格与数量
检查预埋件、预留件的规格、数量、位置和固定情况是否正确可靠,应逐项检查验收。
安装质量:确保预埋件和预留洞的安装牢固,位置准确,有防止位移变形的可靠措施。
模板拼缝与清洁
模板拼缝必须严密,不得漏浆,以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漏浆现象的发生。
模板清洁: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采取防止粘结措施,如涂刷隔离剂等。但隔离剂的选择不得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
模板施工过程中的控制
施工过程中,随时复核轴线位置、几何尺寸及标高等,施工完后必须再次全面复核。
模板保护:安装模板时应轻拿轻放,不得碰坏已安装的模板,以防模板变形。
拆模要求:拆模时不得硬撬,以免损伤混凝土表面。拆下的模板均应进行清理修整,并涂刷脱模剂。同时,任何一个部位的模板和支撑拆除必须经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同意后,方可拆除。
模板材料选择与审核
评估模板材料(如木模板、钢模板、铝合金模板等)的选择是否恰当,根据工程规模、工期长短及质量要求等,判断所选模板材料在整个项目周期内的经济性。
审查模板的规格型号是否与工程结构相匹配,避免因规格选择不当导致拼接过多、材料浪费及施工效率降低。
工程量计算准确性
仔细核对模板的接触面积计算,包括墙、柱、梁、板等不同构件的模板展开面积,依据设计图纸准确计算,防止漏算或多算。
审核模板支撑体系的工程量,如立杆、横杆、剪刀撑等的数量与长度计算,其与模板的搭设高度、跨度、荷载等相关参数密切相连。
施工要点
由木工弹好墙身+0.50m标高线,中心线、四边线或其它相对应的标高线。
模板安装一般应自下而上安装,安装过程中应注意模板体系的稳定必须采取足够的临时固定措施已防止倾斜。
模板与砼的接角面应涂隔离剂,对油质等影响结构或防碍装饰工程的隔离剂不宜采用,严禁隔离剂沾污钢筋与砼接槎处。
模板支架的支撑部分,必须安装在坚实的地基上,并应具有足够的支撑面积和排水措施,如地基为回填土时,则应夯实垫木方,扩大支承面积,保证砼浇注时不致产生沉陷。
验收与记录
模板安装完成后,浇筑砼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模板工程施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验收内容包括模板安装、支承系统、预埋件、拼缝严密性、接触面清理、隔离剂涂刷、平面位置及垂直度、预留孔洞等,并按《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逐项评定。
通过以上检查,可以确保模板工程的施工质量,从而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整体质量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