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探工程,也称为掘进工程或井巷工程,是一种 在地质勘探中常用的方法。它涉及在 地表或地下挖掘各种类型的坑道,以揭露地质现象、矿体产状、岩层、煤层、矿体及地质构造等,并为地质测量和采集矿样提供直观资料。坑探工程的主要作用包括:
直接观察地质结构 :勘察人员可以直接进入坑道内,观察研究地质构造和矿体产状,进行地质素描和采集岩、矿样品。检验其他勘探方法的可靠性:
坑探工程常用于检验钻探、物探和化探资料的可靠程度,以求得高级矿产储量。
适用于不同地质工作阶段
区域地质调查阶段:
主要通过施工探槽、浅井等手段揭露基岩、追索矿体露头,圈定矿区范围。
矿产普查阶段:掘进较短的水平坑道和倾斜坑道,查明地质构造,采取岩、矿样和进行地质素描。
勘探阶段:掘进较深的水平、倾斜和垂直坑道,探明矿床的类型、矿体产状、形态、规模、矿物组分及其变化情况。
特点:
与钻探工程相比,坑探工程的特点是勘察人员能直接观察到地质结构,准确可靠,且便于素描。同时,坑探工程可不受限制地采取原状岩土样和用作大型原位测试,尤其对研究断层破碎带、软弱泥化夹层和滑动面(带)等的空间分布特点及其工程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分类:
坑探工程可分为地表勘探坑道和地下坑道。地表工程如探槽、浅井等,而地下工程则包括竖井、斜井、平硐和石门(平巷)等。
尽管坑探工程具有直观性和可靠性高的优点,但其缺点在于使用时往往受到自然地质条件的限制,耗费资金大且勘探周期长,尤其是重型坑探工程不可轻易采用。
综上所述,坑探工程是一种重要的地质勘探方法,通过挖掘坑道来直接观察和研究地质现象,为地质填图、矿床评价和矿产储量的确定提供关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