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结算可能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
合同条款不明确
结算条款模糊,如工程量计算规则、计价方式、变更签证处理等,可能导致争议。
证据不足
施工过程中缺乏足够证据,如签证单、变更通知、会议纪要等,影响结算金额。
发包方拖延结算
发包方可能故意延迟结算,以达到延迟支付工程款的目的。
结算审核不公正
审核过程中可能存在压低结算金额、不合理扣减费用等不公正行为。
支付风险
即使达成结算协议,发包方也可能无法按时支付工程款。
法律适用问题
不同地区法律法规差异,可能导致结算过程不符合法律要求。
税务问题
工程结算涉及税务,施工方需按规定缴纳税款,避免纠纷。
合同管理不规范
业主单位合同安全意识低,条款表述不清,可能引起经济纠纷。
材料价格波动
材料价格变动未及时备注,导致造价不准确。
审计人员素质问题
审计人员专业能力不足或职业道德问题,可能影响审计质量。
资料提交不及时或不完整
施工企业未按时提交结算报告或资料不完整,可能导致结算拖延。
工程变更和索赔处理
变更和索赔处理不当可能影响结算金额和工期。
中介审计人员的不当行为
审计人员可能因私利而违反职业道德,为承包方谋取不正当利益。
提供审计资料不足
结算审计所需资料不完整或不真实,影响审计结论的准确性。
为降低这些风险,施工方和发包方应仔细审查合同条款,确保条款明确具体;施工方需保存充分证据,及时提交结算资料,并密切关注审核过程;发包方则应及时审核结算,并确保支付过程公正透明。同时,双方都应了解并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合理处理税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