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资料归档是确保工程历史记录完整性和可追溯性的重要环节。以下是一些关键注意事项:
资料完整性
存档资料应包括从项目立项到竣工的所有文件,如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文件、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工程变更通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材料检验报告、分项分部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记录等。
对于大型项目的附属设施和配套工程,如住宅小区的绿化、道路、停车场,以及工业厂房的水电气供应设施等相关资料也需要完整归档。
真实性
所有归档的资料必须是真实的原始文件。例如,施工日志应是现场施工人员当时记录的真实情况,材料检验报告必须是由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的真实检测结果。
文件上的签字和盖章是确保其真实性的重要环节。例如,隐蔽工程验收记录需要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相关人员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
准确性
资料中的数据、文字描述等要准确无误。比如工程测量记录的数据必须精确,建筑结构的尺寸、材料的规格型号等记录应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
在文件的编制过程中,要避免笔误、数据录入错误等情况。
签字盖章
存档资料栏签名处须本人签名,不得代签。日期、页码应填写完整。
施工技术文献、监理文献存档资料封面均应盖编制单位章,并注明整顿日期及页数。
竣工图应有“出图章”、“图审合格专用章”、“竣工图章”,竣工图章颜色为红色,盖于图标栏上方空白处(竣工图章栏内须本人签名,不得代签)。
资料分类与目录
存档资料须放资料目录(如土建、桩基、幕墙、监理等目录分列),各资料目录应注明序号、编制单位名称、文献资料名称、备注栏内注明所交文献有无,资料目录应盖编制单位章并由工程负责人签名。
共用件只需在资料目录表中注明原件寄存处,不用每幢放复印件。
图纸会审与设计变更
存档资料须提供“图纸会审”、“设计变更”、“洽商记录”等有关资料,无法提供的,应有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四方盖公章阐明。
如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有变动,应出具设计变更联络单,并在竣工图上标注清晰,改动超过三分之一的图纸需重新出图。
文件格式与耐久性
归档的工程文件应为原件,内容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方面的技术规范、标准和规程。
工程文件应采用耐久性强的书写材料,如碳素墨水,不得使用易褪色的书写材料。工程文件应字迹清楚,图样清晰,图表整洁,签字盖章手续完备。不得使用复印件、电子签名和电子图章。
档案存放与日常管理
工程档案需要存放在干燥、通风、防潮等满足“十防”要求的场所,避免档案受潮、发霉、损坏。
需要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比如再利用方式、管理人员配备要求、定期检查环节等,以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和可利用性。
对于涉及商业机密或个人隐私的工程档案,需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档案寄存规范等进行保密处理。
整理数字化
工程档案作为企业的宝贵资料,在进行整理数字化后,不仅可以提高再利用效率,还可以按照档案寄存相关规章制度,保障档案的保密性、安全性。后期哪怕再产生新的档案材料,也可以以此为参考进行整理数字化。
移交与归档
项目电子文件在办理完毕后,应当按照归档要求实时收集完整。项目电子文件整理时,应当按照项目档案分类方案并参照项目文件组卷要求分别组成多层级文件信息包,其中应包含项目电子文件及过程信息、版本信息、背景信息等元数据。项目电子文件归档一般采用物理归档。纸质项目文件归档时可采取在线归档或离线归档的方式向档案管理机构移交经过整理的项目电子文件,并在内容、格式、相关说明及描述上与纸质项目档案保持一致,且二者应建立关联。
综上所述,工程资料归档需要注意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签字盖章的齐全性,分类与目录的清晰性,以及档案的存放条件、日常管理、保密措施和数字化整理等方面。这些措施将有助于确保工程档案的可靠性和可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