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养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教学研究工程:
通过实践中的不断研究和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活动包括“八环节链式活动法”,即“发现问题—定主题(主备人)—备课-说课-上课-评课-研课—改课”。
模式探究工程:
围绕“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质疑提升-拓展延伸—巩固落实”的课堂教学模式,帮助教师改进教育教学,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青年教师成长工程:
通过读书促进教师自我反思和发展,提升教学能力。
领军型人物和拔尖人才培训工程:
在中小学选一定数量有教学思想和发展潜质的教师,在专门导师的指导下展开为期两年的学习,培养高水平的优质均衡发展人才。
“五个一工程”:
利用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对一千万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职后培训,计划培养一百万名地市级优秀教师,十万名省级优秀教师,一万名国家级骨干教师,一千名国家级优秀教师。
“五大工程”:
包括基础教育教师素质提升工程、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工程、高等教育领军人才建设工程、教师教育改革工程、农村教师安居工程。
“教师教育制度创新工程”:
实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项目,建设创新型教师培养实训基地,探索大中小学间的合作伙伴关系,促进优质教师教育资源开放共享。
“TE百科”建设工程:
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建设“TE百科”网站,为基层教师提供动态的、可自由访问和编辑的网络知识平台。
“新时代薄弱学校教师地位提升工程”:
落实提高薄弱学校教师的经济待遇,加强正面宣传,健全表彰奖励体系,实施教师培训。
“新时代薄弱学校教师队伍培训工程”:
加大薄弱学校教师培训财政投入,改进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
“新时代薄弱学校师资建设支持工程”:
加强薄弱学校教师能力提升培训政策支持力度,实现城乡教师双向流动。
“新时代教育扶贫名校联盟引领工程”:
组建联盟,创新薄弱学校教育扶贫实践路径。
“十百千万”培养培训工程:
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提升教师队伍能力素质。
“一村一幼”辅导员全员培训工程:
培训“一村一幼”辅导员,实现两年任务一年完成。
“国培项目县”全覆盖工程:
实现全州所有县(市)“国培项目县”全覆盖。
教师培训聚焦中心工作工程:
组织各类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和管理能力。
“五个一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实施教学改革,激发师生活力,整合教学资源。
河南省义务教育师资薄弱环节改善暨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
设置县域教师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建设、省级骨干教师培育等项目,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种子教师”培育工程:
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这些工程旨在全面提升教师的培养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以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