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审核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明确审核依据
审核依据包括现行的建设工程预算定额、工程中标的报价单、施工双方签订的工程合同,以及当地相关建设主管部门发布的文件、规范、规定等。确保这些依据是最新且有效的,避免使用已经废止或替代的规定。
甄别审核资料
审核资料包括施工方的工程结算书、工程量计算书、施工过程中的变更、签证、索赔等文书。必须对这些资料进行仔细甄别,剔除不合理或伪造的部分,确保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严格审核计算
审核计算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则进行,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每一子目的删减,必须提供充分的理由,确保审核过程透明可追溯。
阐明审核差额
审核过程中发现的差额必须详细阐述原因,明确告知被审方,并允许被审方进行对账和挑刺,以确保所审报价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审核认可
审核结果必须得到委托方和被审方双方的认可,并签字确认。只有双方都同意的审核结果才能出具审核报告,标志着本次工程审核工作的结束。
招投标合规性
注意招投标过程的合规性,包括招标公告的发布、投标单位的资质审核、招标文件的清晰性和合理性等,确保公平竞争环境的建立。
项目预算控制
检查项目结算总额是否超过预算总额,预算变更和调整是否得到领导批准,单项工程预算编制是否真实准确,分项工程预算定额的选择是否合规、恰当。
签证手续完整性
审查签证表是否由业主现场代表、承包商和监理工程师签字盖章,防止模仿手写、变相复印、他人代笔等行为。
工程量一致性
审核工程量时,应特别注意工程量签证,必须到现场逐项测算,逐一核实,确保工程量的一致性。
设备价格和质量的审核
注意合同价格的合理性,材料和质量是否与合同约定一致,并结合合同设备清单和财务结算发票进行审核。
合同内容的审查
审查合同总额、款项支付条款、竣工验收条款、违约责任等,确保合同内容明确、合法、合理,避免因合同问题导致后续纠纷。
承包方主体资格
审查承包方的资质、业绩、人员等,确保其具备相应的施工资质,防止合同无效或非法转包、违法分包等问题。
前期阶段风险
关注项目立项的合规性、可行性研究的真实性等前期阶段风险,确保项目合法性和可行性。
招投标环节风险
审查招标程序和招标文件,确保招标过程的透明公正,防止不正当行为。
合同签订与管理风险
审查合同条款,确保合同内容明确、具体,避免因合同模糊不清引发争议。
结算审核的准备工作
做好结算审核的准备工作,包括收集完整的资料、明确审核重点等,确保结算审核的顺利进行。
发挥造价咨询单位作用
对造价咨询单位有所要求,确保其提供的服务质量和准确性。
提高出图深度和质量
设计图纸须尺寸清晰、准确,有详细的设备材料和规格型号,确保设计质量。
结算过程其他注意事项
结算单价在合同中有规定的,则按合同规定执行;未规定的则参照定额和市场合理低价进行确定。
争议解决
工程结算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争议,建议通过三方沟通协调会、向权威部门咨询、仲裁或起诉等方式解决争议。
通过以上这些方面的细致审核,可以有效确保工程审核的准确性和公正性,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和合法合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