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监测的内容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沉降监测
对建筑物、构筑物或地下结构的沉降进行监测,以评估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沉降监测通常通过布置观测点,并采用水准测量、全站仪等方法进行定期观测,并绘制沉降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倾斜监测
监测建筑物、构筑物或结构的倾斜情况,以判断其是否发生不均匀沉降或变形。
倾斜监测通常在建筑物的四角设置观测点,并使用经纬仪等仪器进行定期观测。
裂缝监测
对建筑物、构筑物或结构表面可能出现的裂缝进行定期检查,以评估其结构完整性。
裂缝监测通常在裂缝的宽度最大处及首尾两端设置监测点,并采用直接观测或间接观测的方法进行。
位移监测
监测建筑物、构筑物或结构的竖向位移和水平位移,以评估其整体稳定性。
位移监测包括基坑围护结构的内力和位移监测、地表沉降监测、坡顶水平及竖向位移监测等。
力学监测
监测土压力、水压力、钢支撑轴力、锚索(锚杆)应力、钢管柱应力、混凝土支撑应力等,以评估结构的受力情况。
力学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结构的异常变化,防止潜在的安全隐患。
地下水位监测
监测基坑周边地下水位的变化,防止地下水渗流引起的问题,如基坑坍塌等。
地下水位监测通常通过布置水位监测孔进行,并定期观测水位变化。
地下管线监测
监测地下管线的竖向位移和差异沉降,确保施工过程中对既有管线的影响在可控范围内。
地下管线监测通常在管线节点、转角点、位移变化敏感或预测变形较大的部位布置测点。
周边建筑物监测
监测基坑施工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包括建筑物的沉降、倾斜等,并及时采取措施保证其安全。
周边建筑物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
施工过程监测
监测基坑的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包括挖掘深度、土方开挖量、支护结构的设置等,确保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施工过程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过程中的问题,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其他监测
包括钢结构应力监测、大型施工项目应力变化监测、结构健康监测、基坑监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温度监测、轨道、码头监测、隧道围岩位移监测等。
这些监测内容有助于全面了解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指标,确保工程的整体质量和安全。
综上所述,工程监测的内容涵盖了从地基基础到主体结构,从施工过程到周边环境的多个方面,旨在确保工程的质量、安全和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