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付款的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规定,建筑工程造价应当在国家规定的框架内,由发包单位与承包单位在合同中明确约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百零七条,发包人未按照约定支付价款的,承包人可以催告发包人在合理期限内支付价款。逾期不支付的,除根据建设工程的性质不宜折价、拍卖外,承包人可以与发包人协议将该工程折价,也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将该工程依法拍卖。建设工程的价款就该工程折价或者拍卖的价款优先受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十六条,当事人对建设工程的计价标准或者计价方法有约定的,按照约定结算工程价款。
合同约定
合同是业主和承包商之间关于工程建设的约定,通常会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工程费用、支付方式、支付时间等。业主在支付工程费用时,必须按照合同约定的条款进行,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
工程进度和质量
承包商需要按照约定的工期和质量完成工程任务。业主在支付工程费用时,会考虑工程进度和质量情况。如果承包商不能按时完成工程任务,或在工程质量方面存在严重问题,业主有权拒绝支付或延迟支付工程费用。
风险评估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如市场价格波动、政策变化、自然灾害等。业主在进行工程费用支付时,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如果因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工程费用增加或延误,业主和承包商可以协商解决。
其他相关文件
工程款支付依据还包括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如《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等。
建设项目的合同、补充协议、变更签证和现场签证,以及经发包、承包人认可的其他有效文件也是工程付款的依据。
综上所述,工程付款的依据是多方面的,包括法律法规、合同约定、工程进度和质量、风险评估以及其他相关文件。在实际操作中,业主和承包商应当严格遵守这些依据,以确保工程款项支付的合法性和合理性。